“江山”这个美丽又豪迈的名字是这样来的……
与你分享江山资讯|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江山
我们一路与你同行
CCTV-10科教频道播出的
《中国影像方志》浙江卷江山篇
用近40分钟
从地名、地理、古道、美食、
音律、当代6个角度
系统展现了江山独特的地理人文风貌
上次小编介绍了江山的古道
沧桑岁月的仙霞古道是否令你沉醉呢?
今天给大家带来了
“中国影像方志| 江山”系列报道(二)——地名篇
江山这个充满诗意又霸气的名字
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1
唐武德四年(621)
分信安县地置须江县,为江山建县之始
2
五代吴越宝正六年(931)
改须江县为江山县
3
南宋咸淳三年(1267)
江山县改名为礼贤县
4
元至元十三年(1276)
复名江山县
5
1987年
撤销江山县设立江山市
江山地名由来
官方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江山地名志》
五代吴越宝正六年,吴越王钱镠以县南有江郎山,改名江山县,此为今县名由来。
清代《读史方舆纪要》
江郎山,县南五十里,山高六百寻,一名金纯山,一名须郎山。有三峰皆耸秀,俗呼江郎三爿石……钱氏以此山名县。
看到这里,小伙伴可能就有疑问了
钱氏既以江郎山改县名
但为何钱氏不改为江郎县
或为须郎县
却改为江山县呢?
“江郎山”很早前的名字就叫“江山”
《隋书?志?卷二十六》记载,“信安有江山、悲思岭。有定阳溪。”这是能找到最早有“江山”地名的记载。信安,西晋太康元年(280)由新安县改名而来,包括今衢州市范围,隋朝江山还未设县,属信安县;定阳溪、悲思岭,查阅《弘治衢州府志》,定阳溪即现乌溪江的古名,而悲思岭就在乌溪江的上游,现相思源附近。
《浙江古今地名词典》记载,“江山,古山名。”
《隋书?地理志》记载,东阳郡信安县有“江山”,即现今江山市江郎山。
而在民间
吴越王钱镠改地名为江山
有这两种说法
1
给须江县改名的那年[五代吴越宝正六年(931年)],钱缪已垂垂老矣(80岁高龄),那个时候的他又非常迷信,觉得“须江”方言音与“输江”相同,觉得不吉利,让人联想到“输了江山”,就下旨改须江为江山。同年,钱镠还以“丘”与“墓”近义不吉,遂改龙丘为龙游。
2
须江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军事意义非凡,绝不可失,可以说“得须江县就如得江山”,“保住须江就保住江山社稷”。钱缪下旨改“须江县”为“江山县”,意在提醒继任者永远不可丧失“江山”这一要地。
说起江山地名的由来
就不得不提起
“江郎山”和“须江”
江郎山
“移来渤海三山石,界断银河一字天”
遭受大自然的剥蚀、地壳运动
被抬升到高位形成的三爿石
高高腾起于半空的云雾之中
如在半天之上
“天半江郎”之名
随之而来
江
郎山,古名金纯山、须郎山。俗称三爿石,位于江山境南25公里,海拔824米,方圆5公里。郎、亚、灵三石拔地壁立,独矗群山之巅,高360米,被誉为神州丹霞第一峰。一线天长250米,为全国之最。2010年8月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7年2月,江郎山景区晋升5A级旅游景区。
行走于江郎山亚峰和灵峰之间
向前(上)望去
广阔、无垠的天空
只剩下狭小的一条线
这就是拥有全国之最美誉的江郎山“一线天”
须江
江山人的母亲河
江山港属钱塘江水系
古称大溪、鹿溪,又称须江
发源于市境南端浙闽交界处的苏州岭
经张村乡、峡口镇、凤林镇、贺村镇
清湖街道、虎山街道、双塔街道、上余镇后
进入衢江
干流全长134公里
江山境内长105公里
流城面积1970平方公里
旧时,水路是江山重要的运输渠道
自清湖循江而下可直达杭州
江山港主要的水陆码头——清湖码头
见证了江山水陆航道的兴衰
自唐建镇始,历经千年,清湖码头素有“上海大码头,清湖小码头”之称,可见它足以和响当当的上海码头相媲美。
内通福建外通京,属钱塘江上游著名码头,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载:“闽行者自此舍舟而陆,浙行者自此舍陆而舟”。
因水深、波平、流缓,为船舶停留之天然良埠。
鼎盛期,清湖古街区码头达17个,分上段埠头和中段埠头。
1931年以后,衢江广公路和杭江铁路相继通车,水路运输开始衰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江山港已不能通航,但尚存若干渡口。
现在的须江
开启了“美颜”模式
把最美丽的姿态展现给了江山
航拍须江
须江两岸成为了广大市民
早晚休闲健身的主要场所之一
徐徐清风吹动心中波澜
朵朵浪花泛起心中记忆
须江两岸靓丽风景
也在一代代江山人的成长印象中
变得越来越美
看完地名由来
你是否对下一期内容有所期待呢?
小编小小透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