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蒙:逐梦星辰大海
“大海是我逐梦的地方,钻塔就是我青春的航标。”每次出海打井,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海洋钻井公司胜利七号平台副主任师李彩蒙都像初次见到大海一样兴奋,他喜欢站在船头,眺望远方,直至海上平台浮现在眼前。
2016年研究生毕业后,李彩蒙选择了海洋钻井公司,成为一名石油钻井人。“他的精力无限,专业技术好,英语能力强,画图很精通,编程还很棒。”同事们对李彩蒙称赞有加。
选择了海洋就选择了吃苦
工作伊始,李彩蒙在胜利六号平台干钻工,每天劳动强度很大,夜班更疲惫,现实与想象的落差没有击退他的热情和斗志,反而成了他累积阅历和经验的“财富”。
“提卡瓦、扶钳子、扣吊卡”,李彩蒙迅速熟悉了钻井的基本流程。作为机械专业出身的他,思考如何将学校的所学所得“学以致用”。2017年,他来到公司第一座桁架桩钻井平台——新胜利五平台,平台升降中经常出现噪声异常状况,如何改进避免桩腿损伤成为平台的大难题。李彩蒙查阅130余篇专业文献,将桩腿进行原比例三维建模,进行模拟受力损伤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和文献研究结果,提出了桁架式平台就位方式改进和桩靴改进建议,经过专家论证,最终付诸实施。
把工作当成事业干
李彩蒙常讲,工作的问题就是我努力的方向。新胜利五平台进口设备多,资料无中文版,给现场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带来较大困扰。他利用休班时间完成2万余字顶驱技术资料编译工作,囊括维护保养、故障排除、备件清单等六大项内容,这也为公司使用相同型号顶驱的其他两座平台提供了经验参考。
努力就会有收获,2017年,李彩蒙参加胜利油田英语拉力赛,不错的基础,加上平常扎实的锻炼,让他顺利拿了奖。
2018年,他被安排到埕岛西平台担任外籍钻井监督现场翻译,该平台正值修井作业,大量修井专业的英文名词让他直挠头,他一遍遍研究往年英文作业指令,作业间隙请教外籍监督,不到一周时间就捋顺了所有作业流程,又持续跟进埕岛西钻井项目,并出色完成了任务。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平台疫情数据采集工作量繁重,李彩蒙又着手研究办公自动化。他开发了网络小程序,疫情期间“每日体温上报”“流入流出台账”,甚至“停工停产”学习均只需一个二维码即可解决。原来需要花费很长时间采集的信息工作,变得省时省力又省心。
逐梦大海的弄潮儿
作为一名机械师,李彩蒙跟其他技术人员一样,保障设备的平稳运行是第一要务。工作以来,他先后解决液压吊卡液压故障修复、吊车齿轮箱修理、排管机修复等设备问题200余项,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设备管理人员。
“我最怕的是安于现状从而失去学习的能力。”公司组织岗位技能拉力赛,请他制作一个网络小程序,他一口应允。为了如期完成任务,他重新熟悉编程语言,每天只休息五个小时,用了四个月时间完成了程序编制,新开发的小程序涵盖机械、电气、司钻、柴油机工等近20个工种的题库,选手通过手机扫码进入考试,后台还可以自动统计排名。
近年来,李彩蒙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9项,完成创新成果96项,其中连续两年获得山东省设备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发表论文5篇,获得各级荣誉23项。
(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