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历史与现代的碰撞 追根溯源剑网三里蕴含的势力
侠士们好,在下万花信使。在大唐世界中畅游时在下时常会想,东篱寨、红衣教、镖局、太原守军……这些声望和势力都是在以前有原型的吗?也或者是有一个模子然后被策划填充进了许多血肉呢?其实不仅是江湖势力,诸如纯阳少林明教这种门派也是有原型的,本次在下就带大家来细数一二,如果在下有说的不全的地方,还望大家在评论区指出海涵哦。
1、纯阳,游戏门派,原型为道教。纯阳派--吕洞宾 (798--?)唐代道士,后道教奉为神仙,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姓吕,名岩,字洞宾。一说为唐朝宗室,姓李,武则天时屠杀唐室子孙,于是携妻子隐居碧水丹山之间,改为吕姓。因常居岩石之下,故名岩。又常洞栖,故号洞宾。也有传说他是唐朝礼部侍郎吕渭之孙,因感仕途多蹇,转而学道。
2、少林,游戏门派,原型为佛教。唐代接着隋代之后,很重视对于佛教的整顿和利用。高祖武德二年(619),就在京师聚集高僧,立十大德,管理一般僧尼。九年(626),因为太史令傅奕的一再疏请,终于命令沙汰佛道二教,只许每州留寺观各一所,但因皇子们争位的变故发生而未及实行。太宗即位之后,重兴译经的事业,使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主持,又度僧三千人,并在旧战场各地建造寺院,一共七所,这样促进了当时佛教的开展。
3、明教,游戏门派,原型为祆教。明教正式名称为摩尼教,又作牟尼教,发源于古代波斯萨珊王朝,为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所创立,受基督教与伊朗祆教马兹达教义所影响,是一种带有诺斯底主义色彩的二元论宗教。主要教义为"二宗三际论",崇尚光明。 摩尼教约于六至七世纪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复由新疆安西都护府下辖的故高昌郡地界传入漠北之回纥,而盛行于该地。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应回纥之请,于江淮等地建立摩尼寺。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佛时,摩尼教亦遭严重打击,转而成为秘密宗教,并吸收道教及民间信仰,从而改称明教。明教因相信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来临,故敢于造反,屡有反之举。自北宋末年起江南皆曾发生明教造反之事,元朝末年又发起红巾军北伐。其后明教又与弥勒教、白莲社相结合,而演变成明代末年之白莲教。明教一词至清代虽已不复见于文献,但“明王”出世之说,犹流传于民间。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