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这里是悦读国学,这一期内容,我们来逐字逐句地学习老子道德经的第70章,先来看一下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好,先来看一下第一句,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我的观点和理论浅显易懂,很容易就可以做到,但是天下没有人真正理解我,也没有愿意按照我说的去做。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老子的言论于世人看来不屑一顾,他们往往觉得老子的说法违背了人生价值和意义,认为老子提倡的做法滑稽可笑,所以大多数人一笑置之,根本不去理会,更不用说学习领悟了。
所以老子无奈地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因为智慧不够,所以对道这样的说法,难免就不能接受。
世人都在争先恐后做一个有所作为之人,而老子偏偏提倡的是无为,世人都在处心积虑地争取财富,而老子告诉他们,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多藏必厚亡。世人大多争强好胜,而老子说,木强则折,兵强则灭,勇于敢则杀,凡此种种,都和世俗观念格格不入,当然不被世人理解认可。
那么,到底应该有所作为,还是无为而为呢?实际上,只有无为,才可以无不为。无为就是最好的作为。
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不思进取,躺着睡大觉,坐等好事从天而降。而是遵循规律,遵守规矩,不妄动,不妄为,在天道规则之内做人做事,这才是无为。
但是普通人看不到这一层,他们看问题往往从个人角度和立场出发,只为一己私欲,根本顾不了那么多,为了满足欲望甚至不惜胆大妄为,铤而走险,结果往往走上绝路,因此老子说,勇于敢则杀。
言有宗,事有君。
宗,根源,言有宗,意即言论有理有据;君,准则,规则,事有君,意即做事遵循准则
夫唯无知,正因为不能理解我的观点
是以不我知。我知,宾语前置,即知我。此句意即:所以不理解我。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贵,难得则我,即:以我的观点为行为准则
懂我的人不多,愿意效法我的人尤其难得一见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被褐:被, pī ,古同“披”,覆盖的意思,这里是穿着的意思。褐,粗布。怀玉:玉,美玉,
被褐怀玉,是说有道之人虽然外表朴素平凡,但是安守于他们的本真状态,这种本真具足一切,弥足珍贵。
此句意即,所以有道之人往往不被别人看重,他们总是给人朴素平凡的印象,虽然穿着粗布衣服,外表朴素平凡,而却像怀揣美玉一样,内心无暇而珍贵。
结束语——本章,老子觉得世人大多注重眼前利益,只看重表面现象,深层而内在的因素却视而不见。以至于错失很多美好珍贵的东西。对于甚易知,甚易行的大道,却莫能知,莫能行,因而背道而驰,以至于大道废有仁义,背离天道,各种假仁假义盛行于世,人们仿佛戴着面具,活在枷锁之中,虽奔波劳苦,却是不得自由。
真正依道而行之人,即便不能呼风唤雨,也不必大富大贵,但是他们的人生就像美玉一样,纵然安静平凡,依然耀眼璀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