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人生的3个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最近读余华的《活着》这本书,一口气从早上6点读到了凌晨2点,读完之后泪流满面,这本书实在是太苦了,里面的人物命运实在太悲催。

  但没过一会儿,我又变得豁然开朗了,因为我体会到了3个人生非常重要的道理,后悔自己没有早些明白!

  

  1.失去是珍惜的开始

  福贵长大后成天游手好闲,因从小家境富裕导致他心里下意识认为家里的钱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起初的福贵并没有很过分,后来他迷上了赌博,赌博是条不归路,它会掠走一切,福贵父亲曾劝导过他,但是他未曾回头,这条路是他人生苦难的开始,随后家产散尽、家破人亡,他父亲在家产输光之后急火攻心去世,妻子怀着孕回了娘家,人总是这样总是要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才会想到当时的好,福贵亦然如此。

  

  2.命运无常的人生无法逃避,活着就只能与它妥协

  富贵的生活刚刚开始稳定,意外又来了,他的老婆家珍得了罕见的“软骨病”,干活效率大大下降,后面病故了,而孩子有庆又因为给县长夫人输血,被抽干了,好几次富贵想要轻生,却最终选择了与命运和解,命运无常的人生是无法逃避的,活着,就只能与它妥协,没有谁的命运是一帆风顺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命运的运行轨道一般是起起落落,最后趋于平静。

  命运的大体运行轨道已经注定了,我们的人生要想变成什么样,全靠我们记住了什么事,与其去抱怨人生的变化无常,不如去记住人生中那些有意义并且美好的事情,与人生妥协,甚至爱上人生。

  

  3.活着,是为了活着

  在外人看来,福贵是一个不幸的人,没有人比他更有理由痛恨“活着”,父亲被自己气死了,因为家境落魄,贫病交加,他又间接地害死了母亲和妻子,而他的一双儿女,也是因为家穷,出了各种意外而死,最后,相依为命的外孙,因为长期吃不饱饭,偶尔吃饱了一顿豆子,撑死了,这么惨的人生,就算单独拿任何一段来看,都可以是一个人,咒骂生命的理由,而小说的主人公福贵,则是一己之力,担负了如此多生命的苦痛,如果你现在也处于人生的低谷,请你想想,世界上,有多少人过的比你还艰难,但都在勇敢的活下去,寻找出路,这就是人生啊——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任何事情而活着,留给人生最深刻的思考,放下贪念,活在当下,珍惜拥有,只要活着,就是一种姿态,追求一切的基础,活着就是一种奋斗。

  

  《活着》这本书小编读过很多次,每一次都深有体会,被深深触动。

  现在小店做活动,49.9元,一包烟不到的价格,就能入手精装4套:《百年孤独》+《人间失格》+《活着》+《霍乱时期的爱情》,就能让你看清自己、看清人生!人间,苦又如何?“我来人间享爱恋,我来人间享自由”。

  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