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轮回的世俗境界版解释
係榆|文
在佛教的学说中,轮回转世是最为核心的思想之一,意思是在死亡后,灵魂又重新投胎轮回成为另一个人,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而在轮回中又有六道,如果一个人不断行善积德,在轮回的时候就会往上升,如果作恶就会往下降。
有没有独立灵魂的存在,存在不存在一个管理魂魄的冥界,这些东西没有被科学证实,咱们一般把这些说法视作封建迷信,但也看得出,佛教的这些说法也是一种合乎做人道理的善意的谎言,旨在教导人们向善。不过也有高人指点我说,六道轮回并不是迷信,它是一种隐喻,隐喻了人世中六种不同的做人境界,投胎转世也是一种隐喻,隐喻不同境界之间的差距就像投胎转世一样大,生活在不同的境界里就如同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一样,它的差距就如同又投胎转世了一次。我沿着他的思路去看佛家的观点,感觉豁然开朗了。其实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他们都在讲境界那犹如隔世的差异性,跨过了那个境界,你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进入了另一种生活,你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
下边我就试着用世俗生活中的不同境界来跟佛教的六道来对应一下,看看你身边的人有没有处在这六种不同境界中的人,看看你自己有没有深陷低级境界而出不来的时候。现在来看看六道是哪六道吧,我们就一道一道地分析一下:
第六道:地狱道
佛经解释:在六道之中,以地狱道之痛苦为最甚;“地狱道”只是一个统称,其实它可被细分为八大热地狱、八大寒地狱、近边地狱及孤独地狱四大部分。除孤独地狱外,其他地狱均为众生之集体共同业力所创造的。造作最重恶业者,会投生于地狱道中,经历几十万亿年才有可能离开此道之苦。
係榆的世俗境界解释:地狱就是人间炼狱,是痛苦挣扎生不如死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状态大部分都是人们作孽甚多自作自受造成的,但孤独地狱是你被别人抛弃造成的。要想离开地狱状态很难,你感觉经历几十万亿年也离不开。
第五道:饿鬼道
佛经解释:据大乘义章卷八末载,所谓饿鬼者,常饥虚,故谓之饿;恐怯多畏,故谓之鬼。此鬼类羸弱丑恶,见者皆生畏惧,穷年卒岁不遇饮食,或居海底,或近山林,乐少苦多而寿长劫远。以昔时贪嫉,欺诳于人,由此因缘,故堕饿鬼道。佛教中著名的布施方法“施食”,对象即是饿鬼道众生。盂兰盆会也和饿鬼道众生有关。
係榆的世俗境界解释:世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怯懦猥琐,常受人欺负,但他们内心没有正气,他们又常去欺负比他们更弱小的人;他们看见别人遭殃会兴奋得哈哈大笑,所以被人鄙视,终生得不到快乐;所以他们经常表现出饥饿受气的状态,终日得不到满足,乐少苦多,自己内心也备受折磨;他们不肯施舍,贪婪嫉妒,欺诳于人,终得不到人们的喜欢,终日一副饥饿状态,内心险恶,面容猥琐丑陋;他们深陷利益得失的算计中,永远也出不来;他们一辈子都不受人待见,可他们逮着一个机会就会去欺负弱小的人;他们看见别人遭殃会发出猥琐如豺嚎的笑声,非常招人厌恶。
说真的,我真还见过这样的人,对于这样的人你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真想让他好好读读《论语》《孟子》,什么时候读得内心中有浩然正气了,他们也就能够从那种猥琐的状态中走出来了。
第四道:畜生道
佛经解释:据新译《婆沙论》中说,诸有情因造作种种愚痴业,或因身语意各种恶行,堕于畜生道中。《业报差别经》中说,具造十业,得畜生报。一身行恶,二口行恶,三意行恶,四从贪而起诸恶,五从嗔起诸恶行,六从痴起诸恶行,七毁骂众生,八恼害众生,九施不净物,十行於邪淫。畜生道种类繁多,差别不等,《正法念处经》说有四十亿种。
係榆的世俗境界解释:这一道不用我解释大家也能明白,隐喻那些头脑简单、行为粗暴、内心黑恶、荼毒生灵、罪孽深重的人们。身陷这一道的人内心被粗俗黑恶所蒙蔽,他们自己轻易也走不出来,他们不知人世间的爱和温暖是什么。
第三道:人道
佛经解释:众生因不善业而投生于三恶道,而因善业而感召生于三善道之果报。在三善道中,生于天乘道福报最大,修罗道次之,人间则再次之,但人间却是最适宜修持佛法的地方。在人间投生,要饱受八苦,这八苦分别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不过虽然在人道之中苦不堪言,但也是最容易修成正果的一道了。
係榆的世俗境界解释:这一道就指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普通人被七情六欲所困,被合作争执所累,历经苦难,最终会明白人生的幸福快乐在于不争,从而进入天道。为什么说人间是最适宜修持佛法的地方呢?这是因为人要经历各种苦难痛苦才能明白高境界的真谛,高境界其实就是为了躲避痛苦困难而形成的,假如你不经历痛苦苦难想直接到达高境界的状态中,那是不可能的。这就涉及到如何引导年轻人进入高境界教育方法的问题,你既要引导他们避免利益纷争,又不得不去让他们经历利益纷争,只有他们经历过了利益纷争的痛苦,才能明白放弃利益纷争的快乐。这真是一对矛盾,但也没有办法,境界之间的差异你没有办法直接教给年轻人,只有他们经历过了痛苦才能明白高境界的幸福快乐。
第二道:阿修罗道
佛经解释:阿修罗是佛国六道众之一,天龙八部众神之一。说它是天神,却没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处。说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说它是人,虽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恶性。因此,它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介于神、鬼、人之间的怪物 。转生到阿修罗道者,过去虽无大恶行,但是轻慢心很重,非常的骄傲,不是瞧不起别人,就是嫉妒别人比自己优秀。
係榆的世俗境界解释:阿修罗道是隐喻那些有能力但内心中又充满了邪恶的人,也经常称他们是魔道。阿修罗道的人虽然有能力,但他们内心的恶未除,轻慢看不起别人,经常对人行恶事,虽然一时不会遭受什么痛苦,但等风光过后,他们最终还是会跌入地狱道和畜生道的。
第一道:天道
佛经解释:天道是六道中最高等的存在,天人(天神)们所过的生活,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有着迷人的形容,例如他们的身体极为清净,不受尘垢染污,就像琉璃一样充满着光明,两眼更是清澈明亮。只要心有所想,就能心想事成,因而心态上能时常保持欢悦适意。平日更以天乐清扬作为娱乐,乃至饮食衣物,就似魔术幻化一样,只要心念一动,就应念而至。
係榆的世俗境界解释:天道隐喻那些摆脱欲望看透世事的人们,他们既然早已经把世事看透,那就略过过程,直接来到结果,在最合理的结果中去享受快乐。当然,佛教说的天道也有很多个层次,每个层次也都是隐喻某种境界的人,我的境界达不到那个高度,也理解不了,我能理解的就是,他们内心清澈明亮,追求幸福快乐。
其实不止佛教说的这六道,好多东西都具有巨大境界差异的特征,所谓境界差异都是由于系统模式的沉积繁杂而引起来的巨大差异。比如仇恨、骄傲、无为、爱心深厚等等这些东西,也都有如六道一样的出入特征,进入和出来都如同是进出一个世界一样。我用系统观专门研究了这些状态的系统差异性,将来会为大家详细讲解的,如果你我的系统观感兴趣,那就关注我吧,希望以后我们能共同探讨系统的规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