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讲究高嫁低娶?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女人不能下嫁” 。其实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颇,但是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古代,男女两家结亲,除了门当户对一种情况以外,更多的是还是高嫁低娶,也就是所谓的“高门嫁女,低门娶妇”。

  为什么有这个制度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古代是男权社会,高嫁低娶是为了保障男人的地位。

  现代人经常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代其实也是这么回事,女人在夫家的地位,和娘家的地位息息相关。

  举个例子,隋文帝怕老婆大家都知道,他被他的老婆文献皇后管得死死的。有一次隋文帝宠幸了一个宫女,后来被他老婆知道了,就把那个宫女给弄死了,然后隋文帝一怒之下就……就离家出走了,他离家出走,他都不敢废皇后。

  那么隋文帝为什么怕老婆呢?因为很简单。因为杨坚家的地位没有独孤皇后家族的地位高啊!杨坚的父亲杨忠早年是在独孤皇后的父亲独孤信手底下混饭吃的,那是他的顶头上司,杨忠也正是抱着独孤信的大腿才起家的。

  杨坚的家族根据现在有关专家的考证,根本就不是那个牛逼哄哄的弘农杨氏,而是所谓的武川镇杨家,发家也就是杨忠那时候的事儿。反观独孤信家族,独孤信的祖父独孤俟尼就是武川镇的镇将,也就是军事长官,所以独孤家的地位很明显杨家比不上,杨坚娶他媳妇那明显是高攀了,所以他当然怕老婆了。

  虽然独孤信在北周开国不久就因为权力斗争得罪了宇文护,被杀。但是他的家族还在,他还有七个儿子,以及至少七个女儿,至于他同辈或者上一辈还有没有人,那不知道,不过想来应该是有的,所以即使独孤家族死了顶梁柱,也不是杨家这种暴发户可以比的。

  即使后来杨坚升级成了隋文帝,但同时他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是因为南北朝时期是世家门阀的权力太大,所以为了保证皇权隋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那么这个时候他更需要独孤家族的支持,与之相比,怕老婆是可以接受的。正因如此,隋文帝受了委屈,也只敢离家出走,他不敢,也不能废除皇后。

  所以看看,隋文帝后来贵为皇帝尚且怕老婆,更何况其他人呢?如果女的娘家势力太大,男的不怕老婆也不行啊,他老丈人要是能影响他的仕途升迁,未来命运什么的,那他老婆还不是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在这种现实的情况下,儒家的“三纲五常”管用吗?男人敢收拾自己老婆,他老丈人就敢收拾他。所以,为了保证男方的家庭地位,父母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受委屈,一般给他娶老婆都不会娶比自己家世比自己高的女人。

  同样的道理,了解了男人为什么要低娶,就理解了女人为什么不能下嫁,如果女人娘家的势力大,那的确可以让男人听话,不过这样家庭关系能好的了吗?而如果她的家庭势力不够大,那就更糟糕了。

  如果女的表现像个大小姐,那他们的家庭关系肯定好不了,如果女的委屈自己,那何苦呢?如果嫁高嫁低都委屈自己的话,那为什么不嫁的好一点呢?

  曾经有一个人女的说过,说她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她这个有想法固然不可取,不过这也是个人的选择,但如果要是坐在自行车上哭,那就不值得了。

  简单来说,除非男女双方一辈子不吵架,否则总会出问题的。

  当然,世上还是有真爱存在的,这可以无视身份的差距,但是我认为这个毕竟是少数。成年人的生活没有童话,有的只是血淋淋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