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和霍去病为什么要害死李广父子呢?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个人当中,如果说卫青是一个大度宽容之人的话,那么倒是没有人会去进行反驳的,毕竟来说,从一介奴仆到最后达到了位极人臣的程度,他对待周边的人一直都是谦虚有礼,谦和仁让的。

  而且他在对待将领士卒们的时候同样也是爱护有恩的,而且他从来都不会乱立私威,这一点我们从苏建战败这件事情上来看,他的做法就足以说明了,而且卫青这个人的很多行为同样也是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对于霍去病来说,他的性格就不是这样了,因为当时的霍去病年少气盛正当时,性格更是果断刚毅,心高气傲,实在算不上是宽容豁达之辈,然而,他也算不上是什么刻薄之人。那么,至于说为什么会造成了李广父子二人的身死呢,其实说起来也是怪不到他们头上来的。

  李广之死确实是跟卫青有一定的关系,然而却并不是卫青直接害死的。这件事情发生在元狩四年的漠北大战中,这才战争是汉朝跟匈奴之间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在战前的时候,李广就找到了汉武帝,并且他要求想要以前将军身份随军出征。

  

  对于李广的请求其实是不难理解的,老将军已经带兵征战了一辈子了,眼看已经是年近七旬的年纪了,这次之后恐怕再也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了,然而他的这一辈子,其实就缺少一个封侯的功绩,这样能够为他的一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而且他在之前还有被匈奴俘虏的历史,并且当时的汉朝并不缺将领,在决定汉匈命运的关键战役中,如果是从大局出发的话,是不可能为了照顾个人的情绪而进行冒险的。以李广在卫青帐下听用那么多年来看,卫青对他也是有所了解的,根本就不敢把这么重大的战略级别的战役交给他来做前锋,这种赌博实在是担不起的。

  

  但是,李广却是置气,不停地进行指挥,因而破坏了整个战场大局形势。虽然后来在卫青的合理指挥下,最终打赢了战争的胜利,但是,李广不听将令的这种行为是非常危险的,造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如果一旦形成风气的话,那么到以后还怎么进行行军打仗、指挥若定呢?

  所以说,当时的卫青并没有选择惯着他这种倚老卖老的习气,而是严厉地斥责了他,并且还上报给了汉武帝。在这么重要的战役中,因为李广不听从卫青的指挥,擅自行动而最终导致军队迷路,他所带领的部队居然没有能够参加对抗匈奴的关键战役,这也说明了李广对战争的影响其实是毫无重要性可言的。

  

  再加上李广自己也感到羞愧难当,于是就拔剑自刎了。而李广的儿子李敢,却是霍去病直接给杀掉的。如果再加上他的孙子李陵的话,那么从李广祖孙三代的悲剧我们来综合进行分析,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来自于汉武帝的身上。

  由于霍去病年少得志,因此他在很早的时候就进入了意气风发的状态,并且养成了果断刚毅,心高气傲的一种性格。他的确是缺乏一定的宽容豁达的气量,但是他却也并不是那种尖酸刻薄之人。其实霍去病之所以会杀李敢,其实也是事出有因的。

  

  由于李敢误认为父亲之所以会自杀,是因为卫青的故意刁难才造成的,因此他由于一时冲动,于是就出手伤了卫青。当然了,卫青也很理解,李敢的举动是因为爱父心切,同时又为了军队的安稳,因此他并没有将这件事情声张出去。

  但是,当霍去病知道了自己的舅舅被自己的部下伤害以后,自然是怒不可遏的。以他的那种严厉的治军风格来说,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部下有这种以下犯上的行为发生的。于是,霍去病就趁着陪汉武帝打猎的机会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

  

  而至于为什么要将其射杀,其实主要的原因并不仅仅只是出于帮自己的舅舅报仇而已,更多的是担心李敢在以后会变本加厉报复卫青,于是就先下手为强将其除掉了。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将军与将军之间呢?

  由于汉武帝当时没能能够平衡好大将们之间的关系,因此这才导致了这三个人之间的嫌隙。李广是因为间接地被卫青排挤,因此才导致了自杀而亡的结局,他的儿子李敢想要为父报仇,却因此而得罪了卫青的外甥霍去病,最终的结局也是被杀身亡。

  

  而霍去病之所以能够如此狂妄,凭借的无非就是卫子夫的庇护以及汉武帝的宠幸,对于李敢之死,霍去病其实是该担负全责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