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原海军副参谋长,曾是粟裕的领导,55年授衔却为何只是少将?
纵观中国红色革命历史长河,在1955年的时候,我军第一次举行了授衔仪式,在众多开国将军中,有一部分资历很深的人,但评定的军衔却比较低,比如参加南昌起义,拥有指挥过红二方面军经验的萧克,在这次评定军衔中只被评为了上将。
而曾经作为林彪粟裕的领导,比贺晋年资历还深的一位,在这次授衔中只被评为了开国少将,而他就是袁也烈。

01早期的革命经历也超过了众多元帅
1899年,袁也烈出生于湖南洞口县,他的年龄要比十大元帅中的林帅、聂帅等人的年纪都要大。袁也烈的父亲是一名乡下秀才,从小父亲就对袁也烈给予了严格的教育,凭借自己的努力在1921年的时候袁也烈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院,这所学校曾经也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母校。
在校读书期间,袁也烈非常有幸能听到毛主席发表的演讲,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袁也烈对革命有了初次的认识。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袁也烈并没有回到乡下当一名老师,而是他又继续求学,考上了桂林军官学校,不久以后袁也烈又来到了黄埔军校学习,成为了黄埔军校的第二期学员。

也正是在黄埔军校求学期间,袁也烈结识了很多革命志士,在聂帅等人的介绍下,袁也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可以说袁也烈入党时间,要比其他元帅的入党时间都要早。
在黄埔军校读书期间,袁也烈非常勤奋,凭借刻苦学习努力,毕业后袁也烈最终留到了学校,担任政治部秘书股干事,负责平日学校里学弟们的教导工作,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教导员这个职务。
当我党成立第一支武装队伍部队(叶挺独立团)的时候,作为共产党员袁也烈被调入了这个独立团中担任连长。1926年之际,袁也烈跟随叶挺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8月1日,袁也烈又率领独立团打响了南昌起义。

当时,林帅上将都是连级干部,粟裕大将是24师教导大队的一名小班长,可以说袁也烈是林帅和粟裕的上级领导。1930年,袁也烈在邓公和李明瑞等领导下参加了龙州起义,1949年12月袁也烈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为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做了大量的工作。
总体来说,袁也烈走上革命道路的时间要比其他元帅都要早很多,他的资历不亚于大将。

02为什么袁也烈资历深却只被评为了少将呢?
袁也烈其实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当年在转移至江西苏区的过程中,袁也烈在广东韶关乳源遭遇了敌人的猛烈阻击,并且身负重伤。为了他身体考虑,袁也烈不得不来到上海治疗,与挺进井冈山完成会师任务擦肩而过。
抗战时期,袁也烈先后担任过任“抗大”第一分校训练部长、渤海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与作战部队的军事官职位相比,袁也烈的这些职务相当于闲职。

尤其是在当时和他一起参加南昌起义的林帅和粟裕等人,在当时早已是作战部队的师长和旅长了。因为曾经身负重伤导致袁也烈错过了成为作战部队师级干部的机会,影响到了他日后的发展。
袁也烈虽然是走向革命道路的时间很早,但他却经历了很多坎坷导致他在军队中的职位不高,影响到了他1955年授衔评定一事。虽然是少将,但这种级别也是军级,评为少将也是对袁也烈早期的革命经历的一种认可。

1976年8月8日,在在中国十年探索时期即将结束的前夕,袁也烈因病逝世,终年77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