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将徐海东外孙:参军7年没能提干回乡务农,97年买不起电视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开国大将徐海东年纪最大的外孙高保国。

  高保国可能是最低调的开国大将的外孙,他参军7年,部队的战友和领导都不知道他的外公是徐海东将军,最后,高保国当了3年义务兵4年志愿兵后选择回乡务农。

  1997年,记者到高保国以及高保国母亲家里采访时才发现,家里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

  高保国至今在湖北省大悟县老家农村务农。

  徐海东将军抱着的就是高保国

  高保国的母亲叫徐文金,她是开国大将徐海东的大女儿。

  徐文金的命是真苦,她才出生没多久,母亲田德斋就因为父亲徐海东在外闹革命,被大悟县当地的国民党抓到了监狱里关押了起来。

  田德斋其实并不清楚自己的丈夫在外面究竟干了些什么;而抓她的国民党其实也知道田德斋什么都不知道,就是想要抓田德斋泄愤。

  田德斋就这样被国民党关了三年。

  田德斋出狱时,徐海东将军已经随着红军大部队离开了湖北,而当时由于徐海东闹革命的名声在老家人尽皆知,田德斋一下子成了“匪属”,地方上的地保也经常到家里骚扰,让田德斋根本没有办法安心务农。

  田德斋只是普通的农村妇女,最后她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选择离开徐家改嫁,后来田德斋活了82岁,1990年才病逝。

  

  那么,田德斋被捕的时候,徐文金在干什么呢?

  田德斋被捕之前,为了避免国民党报复,年幼的徐文金被徐海东的三哥徐金邦用箩筐挑着连夜逃到外乡避难。

  后来徐文金的三伯徐金邦也被国民党杀害了,徐文金就彻底没人管了(当时徐文金都不知道自己母亲出狱了),没办法,为了生活,徐文金也只能和母亲一样,给别人当童养媳。

  而徐文金的丈夫正是高保国的父亲高正凯。

  高正凯出生于大悟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青年时代高父出钱让高正凯学了一段时间中医,后来高正凯就在老家一面务农,一面给人看病。

  徐文金就是高父给高正凯选中的童养媳。

  电视剧中的童养媳

  所谓童养媳,就是从小被夫家抱养,等长大成年后就成为夫家的儿媳妇。

  晚清和民国之所以流行“童养媳”,就是因为当时正常的婚嫁费用太高,普通民众很难承担的起,为了延续家族,就从外地更穷的人家抱养一个幼女,而女弃婴也是童养媳的主要来源。

  不过徐文金与高正凯结婚后两口子感情却很好,高正凯也没有因为徐文金是“童养媳”而看不起她。

  今日大悟县

  新中国成立后,徐海东将军当时的妻子周东屏发现自己丈夫经常精神恍惚,而且常和她谈起老家的亲人,于是知道丈夫这是想念家乡的亲人了。

  于是,作为贤内助的周东屏就开始悄悄帮徐海东找寻女儿。

  她找到了当时在湖北工作的丈夫的战友,拜托他帮自己找一下徐海东将军大女儿徐文金的下落。

  幸运的是徐文金虽然离开了大悟县老家,但是并没有离开大悟县,湖北省的工作人员在1952年春节找到了徐文金。

  1952年春节刚过,徐文金与丈夫就跟着工作人员到大连看望正在大连养病的徐海东将军,此时,父女两人已经20多年没见面了。

  根据徐文金的说法,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当地已经传遍了徐海东当了大领导的消息,邻居们都劝务农的徐文金去找自己父亲,徐文金其实也想去,无奈家里太穷了,两口子只能选择先攒路费,等攒够了路费再去探望徐海东。

  

  这一攒就是小2年,一直到工作人员找到她。

  徐文金在大连见到了父亲,当然是很激动的,她也想让父亲给她和丈夫在城里安排一份工作。

  可是没想到,她的这一要求竟然被父亲徐海东拒绝了。

  尽管时隔40多年,徐文金依然记得当时父亲对她讲的道理:

  当然找过,谁不想进城找一份轻松的工作呢?可我爸爸却真诚而又耐心地对我说,共产党的干部不是国民党的官,一人当官满屋升官。我们斗地主分田地,分的田地谁来种?旧社会没田种想田种,如今有田种又不愿种,这革命不白闹了,血不白流了?当时听爸爸这么一说, 我伤心地哭了,为我们家牺牲的那些亲人而哭。从此,我下定决心在农村种田一辈子,不再找爸爸的任何麻烦,更不找当地伸手要这要那。

  徐文金也确实说到做到,她选择和丈夫高正凯回到大悟县老家务农。

  她和高正凯一共生育了4男1女,孩子的名字都是外公徐海东将军取的,大儿子叫保国、二儿子叫卫国、三儿子叫建国、四儿子叫新国,女儿叫翠珍。

  1962年,高正凯去世后,徐文金并没有改嫁,而是选择独自将五个孩子拉扯长大;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徐文金生活很困难,但是她一次也没有向父亲张过口。

  总是自己默默承受一切。

  1997年徐文金女士与孙子

  高保国的性格和母亲徐文金一模一样,他也非常低调。

  他在1970年代曾经当兵7年,在这7年里没有一个战友和领导知道他的外公是开国大将徐海东。

  当时城乡差距还非常大,能留在部队当军官或者是在城市有一个正式工作,对于普通农村子弟来说是非常好的出路。

  对于高保国来说,自然也是一样的。

  在7年军旅生涯中,高保国尽了一切努力想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提干”名额,但是最终还是因为成绩不够,一直到退伍之前都没能获得“提干”名额。

  退伍转业的军人

  其实高保国心里清楚得很,只要他告诉上级领导自己是外公是徐海东,他就能获得“提干”指标,就能当军官留在部队,但是,高保国一直到退伍回乡,都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的外公是徐海东。

  高保国是想通过“提干”留在部队,但是他并不想靠开国大将外孙这个身份“提干”。

  回到老家后,高保国成了老家大悟县一名普通的农民。

  虽然徐海东将军在1970年就病逝了,但是此时高保国的舅舅,徐海东将军的长子徐文伯已经是一名厅级干部。

  其实只要他给舅舅徐文伯写一封求助信,徐文伯给他安排一份工作,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高保国牢记母亲的教诲,从没有因为自己的事情麻烦过自己的舅舅和姨妈。

  

  不仅高保国,高保国的弟弟妹妹们也同样没有麻烦过自己的舅舅和姨妈。

  1997年,记者到大悟县采访徐文金以及高保国时才发现,家里竟然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还因此错过了中央电视台反映徐海东将军英雄事迹的电视专题片《北上先锋》。

  后来这件事情被媒体曝光,全国各地的热心观众为徐文金一家寄了15台电视。

  2009年,徐文金在大悟县去世,享年84岁。

  目前,高保国以及弟弟妹妹们依然平静的生活在大悟县老家。

  END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