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武功又有智力,他在水浒里断臂的缘由是为了全身而退
水浒是我国的四大名著护之一,其中的人物刻画,十分到位,在108好汉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小编最喜欢的是武松。《水浒传》里面一百零八个人,各个都是性格鲜明,独当一面的人物,但是小编就独独喜爱武松这个人,小编的爱好和水浒作者施耐庵是一样的,施耐庵也是最喜欢武松的,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在水浒中,对于武松个人的片段,就有十回之多,在后世,这被大家亲切的成为“武十回”,也就是22到32这十回。虽然,施耐庵及时雨宋江也安排了10回,但是此十回是与武松的10回不能比拟的,因为只有武松的十回是他个人秀。再来看看最早出现的鲁智深还有林冲这两个人,一个是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一个是禁军教头,两个武功高强的人加起来也不过十一回合而已,还是无法和武松相提并论。当然能够验证这一点的并不只有篇幅的长短,熟悉《水浒传》的网友们都清楚,由于宋江一心要被朝廷招安,导致梁山好汉一百零八个人最后所剩无几,除了武松因为出家,活到了80岁,算得上是寿终正寝,这点来说,施耐庵对武松确实是非常好的。有的网友会问,为什么施耐庵这么喜欢他,却还要让他断臂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说一下,作者的意图。
一、更加符合英雄本色。武松是个大英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哪里还有井冈山打虎呢?赤手空拳打死那威风凛凛的大老虎。在武松打虎这个章节里,将武松描写的是神猛异常啊。如今再来这么一出自断手臂的戏码,是不是对武松的崇拜犹如那涛涛的江水呢?是不是特别的威武霸气呢?
二、为了防止伤口感染恶化。大家都知道,伤口要是处理不当很容易发炎,然后导致整个手臂烂掉不说,还会危及生命。所以从医学上来说,武松这个方法就是防止伤口感染。再来看看当时对于武松断臂的细节描写,当时武松将刀扔向了郑彪,包天师看到以后,就将自己的武器扔出砍到了武松的手臂上,然后武松晕死过去。鲁智深见状,急忙将武松救回,醒来的武松看到自己左臂的样子以后,深知无法挽回了,于是用刀直接砍下左臂,这么血腥的场景,哎,真不知道当时武松是忍受了多大的痛苦啊。
三、让自己可以不用被招安。武松砍断了自己的手臂之后,认为自己武功尽失,就拒绝了宋江的邀请,选择了出家,潜心修炼。大家都知道宋江是一心带领着大家想要投奔朝廷的,失去左臂的武松对于朝廷来说就可有可无,其实按照武松的智慧,怎么会看不出宋江的意图呢?他知道自己若是安然无恙的话,过去做过的那些事,朝廷是不会放过他的,现在好了,失去一条手臂,换来自己一世安稳。要是一个好好地武松,他肯定是不能急流勇退的。原因有二,一是不好开这个口,毕竟宋江还是他的哥哥,又还有那么多兄弟在,说走就走确实开不了口,现在左臂断了,反而好说了。大家都知道,一个残疾人,是不想要看到大家那种同情的眼神的,所以在武松提出出家的要求后,宋江也只能同意。二是成功解除了对朝廷的威胁。武松可是个不得了的人物,还犯下那么多起案件,朝廷怎么可能轻易放过?如今好了,成了一个残废了。谁还会将武松看在眼里呢?所以朝廷很是放心,武松归顺与否不重要了。
四、为那些死去的人进行赎罪。武松是个英雄不错,但是手上人命案也不少,除掉征讨方腊所杀的人,武松也是结束不少人的生命的。虽然说武松杀人都是有理由的,带着并不是他杀人的理由,从杀西门庆开始,到最后的鸳鸯楼,一共十几条人命。所以为了那些死在武松手里的人,武松也该付出点什么代价来,才算是自我救赎。因为死在他手里的还有很多无故被牵连的人,所以这一刀也算是和过去做个了断吧,彻底告别了过去。
五、让武松的形象更加高大上。武松是有大智慧的人,从替兄报仇就看得出来。得知自己兄长死亡,他并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要是林冲的性格,早就郁郁寡欢了,还提什么报仇呢?再按照李逵的性子来说,早就怒发冲冠,管他什么王法呢,直接全部了解,一刀砍死就行了。但是武松不一样,他是经过调查的,最后有理有据,找出真凶,颇有气魄,为了让这个形象更加圆满,才会让他出家的。想象一下,一个终日大酒吃肉,大碗喝酒的一个豪爽潇洒的汉子,看透了人世间的丑恶,最后却丢掉自己的武器,在寺庙里终日吃斋念佛的景象,是不是接受无能呢?是不是很有画面感呢?对,施耐庵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样画风才更有代入感,才让水浒传武松的结局充满味道。
是不是觉得水浒传里面的每一个情节都蕴含着作者的深意呢?是不是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啊?能够被评为四大名著的水浒传怎么可能描写一些毫无用处的场景呢?通过武松断臂这个情节就能够读出作者这么多的深意来,可见作者的功力非同一般啊。关于武松断臂的情节分析,就到这里就结束了,要是网友们觉得作者还有其他的意图或者是想法,都可以来和小编一起讨论,期待大家的留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