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恐怖!这个恐怖游戏有点不一样!

  《FEARS TO FATHOM》

  ”小镇的恐怖从一开始就有伏笔了。“

  《FEARS TO FATHOM》是一个情节式的心理恐怖游戏,每一集都揭示了一个由幸存者讲述的短篇故事。

  《FEARS TO FATHOM》选集的第三部分。

  《卡森之屋》读后感

  在《Fears to Fathom》的第三集里,你扮演一个18岁的Noah Baker,他得到了一份周末给当地一家媒体公司的首席运营官看家的小工作,他接受了这个工作,因为那个周末他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对这个地方感到非常不安。他一点也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因为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游戏玩法

  这款游戏主要是一款第一人称叙事行走模拟器,包含探索、驾驶和对话机制。

  主要特性

  大气环境和逼真图形。

  VHS电影美学。

  接收来自NPC的文本播放器的语音活动。

  

  这款游戏的体验就像在漆黑的路上有人一直阴森森的盯着你。就像看过这款游戏的人的评价一样:

  ”从加油站,到搭便车,再到旅馆,碰上的每一个人我都怀疑是坏人。甚至怀疑他们是一伙儿的,加油站员工讲恐怖故事吓我再搞坏我的车,便车大叔把我送到汽车旅馆,变态骚扰我,如果不成功就让乔和汤米冲进来救我,获得我的信任再害我。每时每刻都感觉有一双眼睛在暗处盯着我,随时会从我背后冒出来给我一闷棍。“

  

  但是这款游戏在3代因为语言冲突让很多很多中国玩家感觉不适,甚至在三代的售后也有人评价这款游戏有点注水。就像STEAM评论区的老哥说的那样:

  ”Fears to Fathom系列的第三作,这是个以网友投稿的真实经历为卖点的恐怖游戏系列,就当是个美版《毛骨悚然撞鬼经》吧。(虽然目前看来这系列都是人间恐怖,没啥心灵的东西)

  这个三代游戏本身的素质其实是很高的。但是作为一个玩过前两代的人,这个三代其实有点令我失望,因为它和一代(Home Alone)实在是太像了--两者同为住宅侵入题材,吓人的桥段也如出一辙,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三代多个了监视器的功能。都说这系列像Chilla's Art的游戏,有一说一确实像,毕竟Chilla's Art最近几作一直都在换夜勤事件的皮,所以现在Fears to Fathom也开始玩前作换皮了,真是一点都不奇怪。

  另一方面这个三代就像二代一样在游戏里加入了一些注水的情节(开头洗衣店里的梦和去便利店买东西的剧情)。这些注水剧情和主线根本没半毛钱关系,所以甚至都不能称之为一个铺垫,就是纯纯的注水而已。这些注水剧情的存在使得我对三代的观感反而还不如一代,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三代虽说是换皮了一代,但是无论是氛围的营造还是jumpscare的质量都依然保持着这个系列一贯的高水平,所以玩了肯定是不亏的, 反正这价格也亏不到哪。“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