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嗔痴怨:人生的救赎,再读《西游记》有感
近来闲暇之余,把枕边的名著《西游记》随手翻了翻,不由增添些许醒悟和感叹。网上常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家都活成了《西游记》中的取经四人组。要有孙悟空的通天本领,打得了妖怪,拉的来关系;长成猪八戒的体型,好吃懒做,大腹便便;具备沙僧的性格,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更要有唐僧的习惯,唠唠叨叨,婆婆妈妈。但是仔细读之,仔细研究一下,这里面是很有问题的。
通篇讲的师徒四人,就是把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当做人,白龙马是看做畜生的。从来源上来看,唐僧是人类这个没有什么问题,沙僧是天上被贬的卷帘大将,这个妖怪,只是面目变得狰狞,但还留有仙根。猪八戒有些不同,属于投胎而来,母体从猪胎而来,带有一定的牲畜的兽性。最大的争议在孙悟空,吸天地精华结胎而出,应该属于亦仙亦兽亦人,集合了天地人三元,从空字可理解,空乃“无”也,表明是不存在,是假想出来的,但是又实际存在的无所不能的大徒弟。师徒四人,为什么要取经?因为他们都不是完人,都有人类的劣性,具体来说,就是代表了人类存在的贪、嗔、痴、怨。取经的过程,就是一次完整的人生救赎历程。
贪,主要体现在孙悟空身上。石猴见风而长,因带领群猴找穴而居,成为美猴王,也就是猴群中老大,自然人类的自然性得到充分发挥,在花果山,吃喝玩乐,乐哉!《西游记》记载,这种日子过了三五百载,猴群的称谓也改为“孩儿们”,可以看出,石猴作为最小的,把其他老猴都熬嗝屁了,自己长得帅身体好,自然在繁衍中占强势地位,把整个花果山弄成了自己的大家庭,和自己应该都有血缘关系,成了“家天下”。这样,贪的劣根性就出来了,当王就想长生不老,就出山拜师学艺,学到72变后,为了显摆,被菩提老祖逐出师门。
猴王本领大,自然不甘心长居花果山,只能到处惹是生非。因为贪,大闹地府,把猴类生死簿一笔勾销;因为贪,大闹东海,拿了一万三千五百斤的金箍棒,还要紫金冠、黄金甲、步云履,相当于从东海搬走了一座金山;因为贪,想上天,还想当天上的官,被封了个弼马温,背负一生恶名;因为贪,号称齐天大圣,换来背负五百年五指山之苦。在取经路上,贪功之念仍未忘记,处处出头,事事吃苦头,师傅有难,八戒就准备分包袱回高老庄,由于夸下海口,保唐僧西天取经,所以面对私心杂念的团队,只能悲从心来,苦由自己吃。
什么时候孙悟空超脱出来呢?就是见识了假美猴王,孙悟空彻底放下来了,贪有什么用,贪由心生,在取经期间,假美猴王到花果山,其他猴子仍把他奉为父母,其他师徒不顾其死活,紧箍咒念来念去,自己最终挣得仅是一张皮囊而已。真假美猴王过后,孙悟空亦步亦趋,唐僧说什么干什么,甚至在灵山珍宝阁,主动尽人事,劝说和尚把吃饭的家伙都拿来做了孝敬,此乃真舍得也,最终进入佛的境界。后来被如来封为斗战神佛,居于观音菩萨之上后,仍念念不忘头上的紧箍咒,当如来笑称已化为无形后,方知进入佛门,已经四大皆空,万物皆为浮云。
嗔,主要体现在猪八戒身上。猪八戒作为千年老二,运气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在天上,当个天篷元帅,遇见弼马温孙悟空,以为可以欺负这个小不点,谁知道吃了大亏。喝醉酒,心情好,调戏嫦娥,被扔下凡间,投胎成了猪身。靠劳力吃饭,在高老庄上门当了女婿,却被孙悟空逼得走上取经之路。可以说,人生上半场挣了个元帅之名,风光无限。但是下半场却无意得意,失落与愤懑,即使最后取经成功,也只混得个净坛使者,是可忍孰不可忍,向如来佛祖发个牢骚,还被佛祖忽悠,从掌管千军万马的元帅沦落到刷盘子混到了底层人物,相信任何人都不会满意。但是眼界如此,时不在兮,事不利己兮,则混然于江湖,无法进入更高境界。
痴,主要体现在沙悟净身上。沙僧原为天上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翻琉璃碗,被堕入流沙河,受万剑穿心之苦,成了妖精。因为自己的一点失误,一落千丈。所以,沙僧怀恨在心,痴心不改,在流沙河痴迷于把取经之人吃掉。这是一种恨到骨子里面去了,吃个干净还把头颅串起来成佛珠一样挂在胸前。这是一幅什么画面,挂佛珠是心地善良慈悲为怀,而他把头骨挂在胸前还大念“阿弥陀佛”,在取经路上,除了在假美猴王的花果山打死假扮自己的猴子,一路上只负责照看行李,照看唐僧起居,没有打死一个妖怪。这就是痴的表现,即使外貌状态改变了,其实内心随大流实质上的东西没有变化。
怨,主要体现在唐僧身上。唐僧属于赢在起跑线上的哪一类,出身高贵(金蝉子转世,状元后代),一表人才,名师帮扶,才华出众。常走高层路线,活在理想化的环境里。凡眼肉胎,符合众生平等,普度众生的佛家高僧。始终牢记,妖没有吃我之前都是好妖的观念,佛法无边,只挂念悟空来救。取经路上,坚持自己都是对的,错都在别人身上,主要抱怨有几次,但是都导致严重的后果。悟空打死毛贼有怨言,后忽悠返回的悟空戴上紧箍咒、三打白骨精还是抱怨,后来误入黑松林,遇见假美猴王还是抱怨孙悟空,都不汲取教训。大彻大悟是在取经返回,在通天河老鳖背上因为忘记向佛祖询问半点私事,而被老鳖问得哑口无言,才体会到自己满口大话,实际上毫无任何建树,取经路上只是一个躯壳而已。
从《西游记》师徒四人身上,要学会劝诫自己:贪嗔痴怨,戒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