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实人的四重自我修养

  我生于长于一个地道北方小城,家人、朋友都老实本分,从小到大也一直接受踏实做事老实做人的教育。

  作为一个根红苗正的老实人,深知老实的痛点,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点个人的看法。

  1

  不想当老实人

  时代的痛点

  当今,如果你说人是一个老实人,无异于一种嘲讽。不管是老实的、不老实的、真老实的、假老实的,都对其避之不及。

  近几年,有关老实人的话题或段子常见于网络。比如,老实人王宝强被出轨,昆山老实人于海明反杀龙哥,玩够了找个老实人嫁了吧,张文宏不让老实人受欺负……

  ▲张文宏接受采访

  每每都会引起轩然大波,全民关注。

  我想这体现出一个社会现象,多数平民百姓本心都是老实之人,老实人现今确实也多受欺负,大众情绪压抑久已。

  这也就出现了马蓉被网络一边倒骂了两年之久,于海明被判定正当防卫举国欢庆,张文宏医生也成了网红。

  ▲昆山龙哥被反杀

  为什么本来是良好品德的老实怎么变成了贬义了呢?

  这大约和市场化与城市化的发展程度有关。

  比如,大家都会有一个偏见,农村人比城市人老实,南方人比北方人精明(京津和云贵川例外),上海人小气精于算计等等。

  但其实这是南方、城市、上海市场经济开放程度更大造成的,经济的本质是利益和效率,市场的内核是竞争和契约,老实的你好我好传统人情关系自然不大合时宜。

  记得十多年前,我从北方来南方一都市求学,第一次遇到有朋友要和我算清楚2块钱的洗衣皂,还有20块钱小吃摊要AA制,当时甚是惊讶,以前在北方时,洗衣粉是六个人共用啊,钱不太多的吃饭都是一个人付了(有时候确实有点打肿脸充胖子)。

  如今呢,已经习惯了很多,这本没有错。

  老实与经济一定程度是相悖的,而大众都想获取经济发展的红利,但二八法则的结局是多数人还是不够不老实,这也就成为了时代的社会痛点。

  我们的人生思索也就开始偏向于如何更好地不老实,一个老实人如何自我修养。

  一般来说,老实人有以下这些特征,循规蹈矩,逆来顺受,诚实守信,笨嘴拙舌。

  但总结起来,体现在三个方面,脑、脸、心,自我修养也可先从这三重开始,还有一重留待最后。

  2

  老实人1.0

  脑子要灵一点

  要有社交敏感

  有一个关系很好的老乡,海外留学生,智商和能力绝对没得说,牙尖嘴利,但在职场和生活上都不算太顺,人际关系也有些糟糕。

  他貌似就有这么个特点,不敏感。平常开玩笑聊天的事,他会当成真的;所有人都意识到老板脸色不好看了,他还是一脸懵,自顾自地讲话。

  他或许不算纯的老实人,但有着老实人一个鲜明的特点———社交不敏感。这样的老实人常拎不清形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知道事情的机关机缘。

  信息的缺失自然会让些奸诈之人有可趁之机。

  但这个精准的敏感的嗅觉,是有些可遇不可求的,并不容易获得,需要反复训练,也需要天赋。

  3

  老实人2.0

  脸皮要厚一点

  要有社交钝感

  脸皮薄要面子又是老实人另一大特点,不好意思是一道前进的屏障。

  上一段落讲要善于察颜观色,要敏感,这里讲要迟钝。

  在老实人1.0时,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在2.0时,一般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却禁受不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扛不住社交压力,好面子,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这竞争的社会很多时候是零和博弈,一方的收益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最终做了别人不愿意,自己也不愿意做的事,怨气淤积心中,换来表面一团和气。

  鲁迅怒斥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殊不知,这样的人有心魔,就是突破不了那层脸面。

  实际上,就是想维持那不体面的体面。

  不好意思拒绝,是想维持好人缘、好员工的体面;打肿脸充胖子,是想维持我还行的体面;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是想维持顾全大局的体面。

  马东在一次节目里讲,人对自身体面的那点自恋往往是以受辱的方式离开。

  按在泥土里蹂躏一番,爬起来也就顾不上身上干净的衣服了,走两步,再摔倒狗屎上,也尚可接受。

  去年,奔驰女在机顶盖上的一番言论引起了一众知识分子的共鸣,知识分子的最大软肋就是太讲道理,太讲面子。

  ▲奔驰女车主维权

  厚脸之人就是抓住这个软肋来步步压迫。

  4

  老实人3.0

  心要“黑”一点

  要有道德界限

  善良往往也会和老实人挂上钩,作为老实的解释,但其实并不准确,善良只是其中一个体现。

  老实人是一批被成功教化的人,教化的工具和内容都是规矩,不管是法律还是道德,都是画地为圈,限定你的思想和行动方向。

  法律具有肉体强制性,不必多言。老实人多受道德规矩约束甚多,道德不单教人善良,还教人守诺,教人忠义,教人尊师重道,教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因此,老实人内心道德约束盘根错节,做事牵牵绊绊,瞻前顾后。

  道德是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并推动社会利益最大化后的产物,但这个平衡是动态的,利益资源是有限的,对利益的欲望是无穷的,互相争夺必有损耗,为了损耗降到最低,就要有人放手,放手的精神补偿就是道德中“好”与“善”的满足。

  但肉体满足前,空谈精神满足显然不够,时间久了,老实人并不心甘情愿。

  真相就是,这个社会下,老实人要想进阶到3.0,必须舍弃一部分道德约束。

  其实,总结下来,精明人和老实人的差异比较清晰,其实就差在这三重修养上:脑要灵,脸要厚和心要黑。

  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这修养都不容易。

  现实生活中,不愿做老实人的精明人,往往只能做到靠着写在脸上的心机、一眼看穿的自作聪明、让人提防的城府、招摇过市的谄媚、简单的自私自利、还有直接的不要脸去和别人口里夺食。

  老实人大约也不愿意做这样的精明人,毕竟历尽艰辛从一个自己讨厌的人变成一个别人讨厌的人,也无法长久,也非明智之举,所以可以尝试最后一重。

  5

  老实人4.0

  “和”

  与自己和社会和解

  水至清则无鱼。

  老实人必然需要在脑子灵、脸皮厚和心肠黑三个方向进行调和。反问自己一个烂俗的问题,要做一个什么人?

  当然不是脑呆皮薄心善的受欺负的老实人,但你要走多远,走向一个多精明多成功的人,这是你的动心和起念。

  得失祸福,相倚相伏。终归要找到一个让你内心平和的平衡点,与自己和解,与社会和解。

  ▲罗永浩直播带货

  倔强的理想主义者罗永浩创业失败后,最近开始了直播带货,被网上不少人狂喷,老罗堕落,偶像跌落神坛,老罗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老罗在微博这样答复。

  ▲罗永浩微博

  相较于其他大企业家,老罗似乎不够大众体面,但这是他的和解,他的选择,他自己的体面。

  就像他讲的,重要的不是我将来怎么样,是你自己怎么样。

  既然我们要一定程度地越过道德中的好与坏,我们就不再能够给出好的与坏的选择。

  人生是一场自我跋涉,从阳光中走向社会丛林里披荆斩棘,从少年走向成熟。

  惟愿归来仍是少年,头顶阳光,心无旁骛。

  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