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当一个人选择活着,也选择了承受生命带来的沉重
《活着》:当一个人选择活着,也选择了承受生命带来的沉重。
福贵的一生经历了年少时期的,阔绰生活,战争离乱,丧妻失子,最后身边再无一个亲人。福贵苦难的一生在现在看来可能确实太过于离奇,太戏剧化了,但是在生命中发生的很多苦难其实也不竟然是这种形式。

每个人经受苦难的形式,其实有很多种,有的人,受困于饥饿,有的人,受困于心理上的缺失。人的一生,不完美的实在是太多了。到底是为了生下来,就非要经历这一切吗?
很多人都觉得,其实死了比活着要简单得多了,活着要承受来自生活的种种压力,而死了却可以一了百了。你和命运抗争,到头来却是一个笑话,人生就像是一盘棋,背后下棋的人,他该落下的那一颗棋,已经是注定了的......操控着我们的人生走向那该有的结局。

命运是那么的不可测,如果当时福贵没有去赌博,去败家,那他此时应该不用受饥饿贫穷之苦,但却有可能因为地主的身份,而死于枪毙;如果他选择在被救后留在解放军队伍里,他是否能够继续从军,最后当上个小官,然后去打倒资本主义?
很多时候发生的事情都是措手不及的,活着就必须经历这些,如果过福贵那穷困潦倒又丧失所有亲人的一生,那活着又有何意义,又是为谁而活呢?

春生去世后,福贵说一个人的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其实活着不需要什么原因,也许是因为生活中那一日三餐,也许是不想那么快的死去。
为了活着而活着就是活下去的最大动力。这也并不能证明人已经麻木了,对生活失去了兴趣。但是福贵却是已经认命了的,还没有到选择死去的状态,却也差不多了,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和命运作抗争,而且麻木的,无意识地承受。
在文章的结尾说道,“我知道黄昏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解释的胸膛,那是在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在召唤着她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余华所塑造的富贵这样一个形象,其实是揭示了一个人生的道理,生命本就无常,人们就像微小的一粒尘埃一样。
但是不为死只为了活着,也要坚韧的活下去。

因为世间的一切本就是疾苦的。偶尔也会带来甜蜜,但是伴随着一生的大部分只有苦难。
其实又反射了一个道理,生命虽然是脆弱的,可是也不能轻易产生轻生的念头,因为,除了这一切痛苦,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应该要牢牢把握住,生命的意义就是生命本身,人们在遭遇苦难的时候应该要学会自我救赎,不要因为那些外在的包装而忽略了生命本身。

余华的《活着》是人生不可不读的一部经典,它告诉你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人到了每一个阶段,活着的目标和方向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老年的福贵在沉默和孤独里,和老牛作伴。

这个年龄的人活着,其实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他不用为了自己而活,也不用为家人而活,而是为活着而活着。
哪怕历经生死、遇到再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福贵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选择了好好活着,用坦然的心态,踏踏实实过好余生的每一天。

原来,《活着》便是最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
人生就应该不停地追求一种挑战,生活本是困难的,福贵是平凡生活中的写照,每一次打击,他都坚强地挺过,当徘徊在痛苦的边缘时,不如硬着头皮撑下去,他有过幸福,有过快乐,足以。

《活着》这本书小编读过很多次,每一次都深有体会,被深深触动。
现在小店做活动,49元,一包烟不到的价格,就能入手精装4套:《百年孤独》+《人间失格》+《活着》+《霍乱时期的爱情》,就能让你看清自己、看清人生!人间,苦又如何?“我来人间享爱恋,我来人间享自由”。
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