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非常厉害的两个天规,若能做到,福报不请自来
老子的《道德经》就好像迷途中的灯塔,可以为我们照亮前程,驱散迷雾,指引我们正确的人生方向,不至于与幸福擦肩而过、渐行渐远。当一个人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我建议你读一读道德经,很多困扰心灵的疑问,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而且,这个答案一定是最正确的。
本期内容,悦读国学继续和大家分享关于老子道德经的话题。
《道德经》:真正参透两条“天规”,好运不争而得,福报不请自来
一、慈故能勇——语出《道德经》
心怀慈爱,所以勇敢无畏
爱因斯坦在给女儿的信中,有这么一句话:“爱”是宇宙中最巨大力量,如果我们还想拯救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中的生命,“爱”则是唯一的答案
爱让这个世界不再寒冷,爱让人间充满希望,爱可以驱走黑暗,带来温暖,但是什么是真正的爱呢?答案就是:慈悲心。
没错,真正的爱,不是索取,不是占有,不是享受,而是一种慈悲心
心怀慈悲之心,就可以和宇宙磁场中正能量对接,这种正能量,也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爱的力量”。一个人有多少慈悲心,就有多少福报
慈悲心可以净化贪欲,可以真正做到无私无为,可以让自己的利益和多数人的利益保持一致,利益万物而不是损害他们,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只有慈悲心才能做到利而不害,而合乎法则做人做事,天道也必定促成他成就自己,如道德经所言: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往大了说,慈悲心是一种博爱的胸怀,正所谓:大爱无疆。大爱之人,格局和成就非常人所能及,比如道释儒的开创者老子,释迦摩尼以及孔子,还有我们的开国元勋和领袖们,他们都是大爱之人,在大我之中,也实现了小我。他们悲天悯人,心系苍生,先天下之忧而忧,这才是真正的爱
往小处讲,对某一个人也是一样,怎么样才算爱这个人呢?还是慈悲心。
看见这个人遇到难处,会心生恻隐,看见他难过了,你会心疼,这就是爱。
至于那些“得不得的你我就不甘心”,“失去你我就没法活”,我可以为你付出一切,但是你必须属于我 ,一旦分开了,为你做任何事情都觉得没有意义,这绝不是爱,就是自私而已。
慈爱之人,愿意为别人付出,而不求回报,但是,不求回报并不是得不到回报,没有人会铁石心肠,就算十恶不赦之人,你对他好,他也会为之动容,欧阳锋可以算得上坏人一个,但是杨过对他好,他就愿意对杨过好,把杨过当自己儿子一样看待。
慈故能勇,慈悲心可以赋予人勇气和力量,比如说,当我们想到自己的亲人,自己的爱人,他们需要自己的温暖和照顾的时候,勇气和力量会油然而生,就算千难万难,也会勇敢走下去,不仅仅是人,动物也一样,老鹰捉小鸡,老母鸡明知不敌,还是拼死相护,这就是慈爱赋予的力量
慈悲心可以净化贪心,更多的想到身边的人,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愿意考虑他人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然后设身处地的考虑到别人的后顾之忧是什么,怎么样为他们解决,这不仅仅是为人处世之道,也是创业者,管理者必备的思维方式。
老子说,后其身而身先,心怀慈爱才能首先考虑到对方,先人后己,往往后发先至。
二、少则得,多则惑——语出《道德经》
少取可以多得,贪多就会迷惑
别人给你很多,你不要一下子拿走太多,这样很容易你就没有下回。把该自己得到的那部分,让出一些来给别人,才是长久的获利之计。
李嘉诚在和儿子谈及经营之道时说,你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们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少则得。让两分与别人,虽然看似少取,但是实际上可以获得更多。因为你获利的同时,别人也额外的得了便宜,自然就盼着还有下次,这就是双赢的局面,如果挖空心思只想着从对方手里多赚点,那么很快会无路可走。
多则惑。做人做事,不要一下子贪求太多,贪多必然面临困惑,不知道何去何从,不知道如何抉择,我们以创业举例,最稳妥的经营者,会把一个项目做到极致,而那些动辄多元化,东一榔头,西一锄头的,基本上都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这就不是困惑那么简单了,多项经营很多时候就意味着自掘坟墓。
我们平时做任何事都是一样,曾国藩给自己制定的修身准则之一,就是读书不贰,一本书不看完看懂,就绝不会同时看别的书,而生活中我们很多朋友,做事情总是三心二意,不能专心致志,这也想做,那也感兴趣,结果每一样都浅尝辄止,浮光掠影,最后没有任何收获不说,还浪费了自己的时间精力。
结束语——我们学习道德经,很多时候就是学习其中的反向思维,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主观愿望不一定正确,才会舍弃自己的私心,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做人做事,能够少取却可以多得,不再因贪多而迷惑。正所谓:天道好还,真正做到心怀慈悲之心,即便不争,可不争而得;虽未求福,而福报不断,这,就是天道规律。以上就是老子《道德经》中非常厉害的两个天规,若能真正做到,好运不期而至,福报不请自来!
举报/反馈大家都在搜道德经十大天规道德经的四大天规道德经四大天规感悟道德经功德太大了道德经隐藏的惊天秘密道德经的十大天机
发表
夏馅抑谈
积德行善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点个赞
2019-12-17
浙江
举报
回复
43
避风港123456
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主观愿望不一定正确,才会舍弃自己的私心,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做人做事,能够少取却可以多得,不再因贪多而迷惑。正所谓:天道好还,真正做到心怀慈悲之心,即便不争,可不争而得;虽未求福,而福报不断,这,就是天道规律。以上就是老子《道德经》中非常厉害的两个天规,若能真正做到,好运不期而至,福报不请自来!
举报/反馈
40
40
不喜欢
2019-12-17
举报
回复
41
农夫解经典
道德经是关于治天下的言论,跟一般的人事没有联系。
2019-12-17
举报
回复
32
农夫解经典
修是指修德,文中有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句,也就是说遵从道的品行是谓有德,一个统治阶级首先要修养自身的品行,才能逐步做大,也就是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最后做到天下之主,就能像道一样阳光普照雨露均沾,德行就能普惠全天下的百姓,所以才有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之说。
2019-12-24
举报
回复
2
始道子
修之于身,其德有真,修之于家,其德有余。无,有之用。
2019-12-23
举报
回复
1
全部12条回复
123456Rombd
这里爱因斯坦所说的爱,其实就是指善心,纯净的善心,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无私的善心,这样就是朝着慈悲的方向了。说白了就是人类的道德回升,人的善良是可以回来的,道德是全方位的,决定全方位的道德的是做人的基本理念观念以及思想和信仰,而决定这一切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千百年来的文化教育。
2019-12-17
举报
回复
29
光与月的对视
爱不是慈悲,爱就是爱
2019-12-17
举报
回复
10
光与月的对视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2019-12-17
举报
回复
2
伦靖茹7H
你错了,你说的那是小爱,是男女之爱,人家说的是大爱,慈悲心就是一种大爱
2019-12-17
举报
回复
7
请止步禁区边缘
心若简单,世间纷扰皆成空
2019-12-16
海南
举报
回复
9
gu780910
这些个东西,好人永远往好的地方去解读,坏人永远往坏的地方去解读,谁也改变不了谁,没啥用!
2019-12-19
举报
回复
8
星星点灯JZv2e
说的在理
2019-12-21
举报
回复
2
晁翠曼46
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
2019-12-17
举报
回复
8
nice豆蔻年华
好极了,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2019-12-17
举报
回复
7
蝴蝶的声音
说的好??????
2019-12-16
举报
回复
7
天意难测h3z80
道德经又不是老子写的跟老子的关系也很小真实情况是老子像我们诠释了什么是是哲学道可以说这个世界上最近哲学的东西但仅此而己因为道指的是以人生的方问
2019-12-18
举报
回复
6
天意难测h3z80
谁告诉你道德经最早叫老子道德经最早的原本是一个找到老子并拜师老子通过对老子的一些与平常说话的语气啊。什么之类的总结得一本书。然后那本书再找到老子以前发的一些书籍这些反复修改。这才成道德经何况你说一本书就说是老子那个版本的书早就失传了最早的那一本叫老子那本书对他最早的记载离他失传好像都有一段时间了历史上都不确定有没有那本书?
2019-12-19
举报
回复
2
小辈属羊
道德经原来就叫老子,谁说不是老子写的
2019-12-19
举报
回复
2
1村元
相辅相成天之道
江淮乐地范公堤
大爱无疆手中线
严父慈母德以宁
2019-12-17
举报
回复
6
苦瓜与傻瓜
贪多必有一伤!
2019-12-17
举报
回复
5
峰敬天
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感悟,这就是心有灵犀。道德经就是道德经,关键是念经人。
2019-12-17
举报
回复
5
周星星小汪
说的好,什么样的修为,悟出来的意思都不一样,
2019-12-21
举报
回复
2
毋骞6l
有启发,好文章
2019-12-17
举报
回复
5
朱卡迁
李嘉诚:一共十分,他让儿子得六分以上,多得了还是少得了?
2019-12-17
举报
回复
5
只闻花香CC
利他精神
2019-12-17
举报
回复
5
中土凡夫
合理就好。
2019-12-16
举报
回复
5
PeterHL_Yu
2019-12-22
举报
回复
4
zjl03312
大道,慈悲为怀
2019-12-19
举报
回复
4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