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画,那是因为真的值得
最近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人选择呆在家里,我也不例外,在家的这段时间重新看了一遍《国家宝藏》,每看一期节目,每了解一件宝物,就会越觉得我们古代人真的是特别伟大,为祖国的古人文化、智慧所折服。
今天要和大家说的一件文物是《千里江山图》,这幅图是宋徽宗时期一位18岁的天才少年王希孟所作的一幅画长达11.91米,用现代人的话来说这幅画就是一幅《航拍中国》,展示了宋徽宗时期的山水、人物,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了解当时的中国。
熟悉《国家宝藏》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为了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一件宝物,节目组采用前世今生的方法,让观众能够通俗得更好地了解我们国家的宝藏,也会为每一个宝藏请上几位国宝守护人作为守护国宝的代表。
《千里江山图》找的第一位国宝守护人是李晨,关于李晨大家对他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和范冰冰的恋情,只不过两人现在分手了,当时录制《国家宝藏》的时候他们两个还在热恋期,现在想来有些唏嘘。李晨单单作为一名演员怕是不过能够让李晨当《千里江山图》的守护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应该是李晨从小生活在北京,对于北京对于故宫相对来说比较熟悉,据他自己说他们家离故宫很近,骑自行车半个小时就到了,这也变相的说明了李晨的家世是非常好的。这两点让他成为守护国宝的第一位守护人。
李晨作为一名演员他需要演绎的是根据历史改编的《千里江山图》的前世故事,也就是宋徽宗时期的一些故事。在前世故事当中可以看出宋徽宗是一个特别喜欢画画的君王,也喜欢拿画作方面来考验自己的下属,当时他给他的手下蔡京出了一道题目,若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该如何作画,蔡京想了想认为花、马蹄都好表现,唯独香难表现。宋徽宗听完之后说到其实这个题他前几天已经考了一些画师了,大家同蔡京的想法基本一致,只有王希孟突发奇想在马蹄上画几只蝴蝶来表示香,就是这一件事情让宋徽宗认为王希孟可以成为他的学生,他亲自调教,并画出了《千里江山图》这样的千古名画,十八岁能够画出这样一幅名画真的是一位天才。
王希孟在画画方面是一个天才,在其他为人处事方面就未必了,在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时候有很多传闻说王希孟在作画时经常提各种无理的要求,宋徽宗都一一满足了,在画成之后宋徽宗想处死王希孟,他知道以后就提出看最后一眼这幅画,看完之后人们进去找他,发现人不见了,后人就猜想可能不定就扮演了哪一个渔夫。虽是一个传说听起来也是比较美凄美的。
《千里江山图》的前世故事就是这样,看完今生故事才更觉这幅画的伟大,《千里江山图》是千古名画,自然就有人想仿这幅名作,这个人就是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冯海涛先生,据他讲《千里江山图》之所以能够前年不变色是因为画的颜料全部是矿物质,他们的原材料都是孔雀石之类的宝石,不只有画师的心思,更有璀璨的宝石,这下我们就知道这幅画为什么这么贵了。
除了原材料之外,《千里江山图》在绘制的过程中也是非常艰难的,它基本上需要绘制五遍才能出来现在的成果,第一遍是水墨山水画,第二遍是用红颜色画一遍,第三遍是绿色,第四遍还是绿色,第五遍是青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青色)。很多人想既然知道了五遍那就省事点儿直接在第一遍上面加颜色就行,为什么要重新画上五遍呢,那是因为偷懒的话就出不来这样立体、宏伟的效果,显得特别平淡。这也是我们古人的匠人精神,为了一幅画不断的打磨,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步,也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学习的做事情的态度。
《千里江山图》的今生故事还没有讲完,前面说到这幅画画师重要,上面的颜料更重要,冯老师用的颜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的传承人仇庆年先生所做的颜料,在上节目的时候仇先生抱了一个箱子里面全是一些珍贵的石头、宝石等,用他的话说这些上等的材料才可以做颜料,包括胶是牛皮、鹿皮、还有上等的阿胶,中等的才是做补品,不得不说古代人对于艺术文化的追求是非常高的。
据仇先生讲述这些原材料非常难寻找,都是自己去深山老林里找到,然后在做好几道工序的处理,只是看他做颜料的过程就觉得这是一件非常耗时耗神的一件事情,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不能落下,要不然就成不了璀璨的颜色。
听到他们讲述的时候,我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对于他们真的是肃然起敬,也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非常自豪,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的传世之宝,留下了这么深厚的历史文化,他们真的很伟大,《千里江山图》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画,真的是因为他值得。
看到古人们为我们留下的艺术瑰宝,我不禁问自己我们能够为我们的后代带来什么,真的是一件值得思考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么?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