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奇骏历史回顾(中):破茧成蝶的开始,“悲剧英雄”不再悲剧

  破茧成蝶也作“羽化成蝶”,意思是指毛毛虫通过痛苦的挣扎和不懈地努力,变化为蝴蝶的过程,寓意重获新生,走出困境。汽车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常常将“破茧成蝶”比作一款车型的成功换代。在经历了失败与质疑后,它们完成了自我进化,最终蜕变为更加完整的产品。

  上篇文章中,我们一起重温了日产奇骏前两代车型的“悲欢离合”,从第三代车型开始,奇骏正式迎来春天,下面让我们来继续回顾,看看日产从第三代奇骏开始,到底做了哪些“破茧成蝶”的改变。

  第三代奇骏:“破茧成蝶”,从“越野壮汉”到”阳光青年”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过:“能生存下来的物种,从来不是战斗力最强的,也不是头脑最聪明的,而是最会适应环境的”。

  在二代车型逐渐失利之初,日产就明白了不是所有人,都是大闲人,都有越野梦,如何在城市舒舒服服的通勤,才是大家内心的真实需求。于是日产决定在内部偷偷地研发新车型,并在2012年3月日内瓦车展上,发布了一款名为HI-Cross的概念车,这款车正式三代奇骏的雏形。

  从概念车的设计上可以看出,三代奇骏与前代车型的车身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外形不再是方方正正、棱角分明,而是开始走向圆润风格,胖胖乎乎,刚好符合当时最流行的都市SUV形象,从此奇骏的命运迎来了转折。

  三代奇骏出自日产CMF平台,也是该平台上的首款车型,这款平台的优势有两点,第一点在于CMF平台的“可塑性”,日产和雷诺计划利用该平台推出14款车型。其次是CMF平台的“共通性”, 该平台将车身结构分为了五大模块:发动机舱、乘客舱、前方车身底盘、后方车身底盘、电子系统,工程师可以将平台下的通用部件组合,以达到节约20%成本的目的。

  三代奇骏于2013年12月在日本上市,依然标配适时四驱系统,而国产版的三代奇骏在2014年3月正式上市,不过适时四驱不再为全系标配。此外,由于外观设计的成功,面向北美市场的逍客也会采用全新奇骏的设计。

  造型方面,三代奇骏的前保险杠变得更加简洁,提供了丰富的线条轮廓,不再注重越野属性。大灯修长犀利,更符合现代化这个标签,侧面平直的腰线变为更加时尚动感的曲线,尾灯从竖状改为了横向,车尾还增加了小型扰流板,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奇骏,在外观方面已经不逊色两位前辈了。新车的车身尺寸更宽,轴距也更长,达到了2705mm,国产版与日版尺寸数据有所不同,但差别不大。

  全新的内饰设计,确定了攻下年轻市场的决心,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提供丰富的控制按键,炮筒式仪表盘层次感分明,中间的行车电脑显示屏也升级为了彩色形式。中控区域配备了7英寸的触控显示屏和逻辑清晰的功能按键,空调区域也加入了一块小型液晶显示屏。功能方面,新车加入了前方碰撞警示和车道偏离警示系统、主动驾驶控制和主动发动机制动系统、可支持侧方停车和停车入库的自动驻车系统等。

  三代奇骏搭载2.0L和2.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50马力和186马力,与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由加特可提供的CVT变速箱,型号为CVT8。相比于上代奇骏的变速箱,新变速箱技术更为先进,且齿比覆盖范围更大,加强了在城市行驶中的平顺度。2.0L低配车型则配备的是6挡手动变速箱。

  2015年时,由于手动挡车型销量问题,东风日产取消了奇骏的手动挡车型。2017年,三代奇骏迎来改款,改款后的奇骏采用最新的V-motion设计,进气格栅加大,突出镀铬材质的V型装饰。内饰变化不大,材质上加入了皮革包覆,提升整体的档次感,方向盘造型也换装成了最新样式。

  三代奇骏的换代上市,可以说是这位悲剧英雄大放异彩的时刻。继承家族强悍越野性能的同时,设计更趋主流,实用性、性价比更高,以“城市+越野”全能特性成为城市SUV市场破局者。

  伴随四代奇骏的即将上市,这一代在售奇骏也已走到了产品周期的尾端,即便在这样的背景下,三代奇骏在今年4月SUV销量中,仍获得了第三名,交出了14336辆的成绩,其强大的产品力和市场影响力可见一斑。在全球市场,更是连续三年夺得全球SUV销量冠军,日产奇骏终于可以和本田CR-V与丰田RAV4相庭抗礼了。

  文/赵思蒙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