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多达1360位,哪3个人后来地位最高?超越多数开国上将
相比于1955年获封的上将和中将,开国少将军衔的获得者人数较多,超过了1000人,再加上后来逐年晋升的,到60年代达到了1360人。这些将领都被统称为开国少将,由于人数多,所以里面有很多将军读者们未必很了解。其实开国少将同样卧虎藏龙,其中有3位少将,后来的地位、职务甚至大大超过了很多开国上将,我们来了解一下。
第一位是李德生将军。李德生是二野将领,抗美援朝时有过高光表现。作为时任12军副军长,他和秦基伟是上甘岭战役时的志愿军主要指挥员,从此威名赫赫,1955年李德生被评为开国少将。战争年代,主席曾经一度化名“李德胜”,和李德生将军的名字读音很像,在1968年的一次会议上,李德生在点名时引起了主席的注意,主席和他交流了几句,对李将军的言谈举止有很好的印象。
后来李德生得到主席的亲自提拔,升任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并于1973年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正国级),官至中央副主席。主席可谓慧眼识人,李德生是第一位成为正国级领导人的开国少将,要知道在开国大将和上将里面,都没有任何一人出过正国级干部,李德生可以说是开创了先河,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德生在1988年,获得了上将军衔。
第二位是著名的汪东兴同志。很多历史爱好者对汪东兴比较熟悉,因为他长期从事中央的保卫工作,是主席身边之人。晚年的汪东兴职务很高,曾经出任过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当过中央副主席。汪东兴也是有军职的,1955年参加了全军授衔,被评为开国少将,当时他是中央警卫局局长,授衔后不久便被提升为公安部副部长。上世纪七十年,汪东兴有过特殊贡献,维护了国家和社会稳定。
第三位是刘华清将军。他和李德生一样,也是来自二野的将领,解放战争期间曾官至第10军副政治委员。建国之后,刘华清被评为开国少将军衔,在海军的贡献非常大。萧劲光大将被赞誉为“永远的海军司令”,一干就是30年,但刘华清担任海军司令员后,成绩不亚于萧劲光大将。刘华清为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和航母的引进、研发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被称为我国的航母之父。刘华清晚年的最高职务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在开国少将里面无疑是出类拔萃的一位。1988年,刘华清获得上将军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