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在儿女面前装病的老人,与这两点有关

  很多子女认为,老人吃过的盐比我们走过的路还多,装病这种幼稚的事,不应该发生在他们身上,没病装病就是折腾子女和嚯嚯人。

  俗话说,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世间一切事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若想真正解决老人装病的问题,我们就要究其原因,找到症结,才能对症下药。

  01.老人装病无非以下两种原因

  没有哪个老人愿意装病,他们很忌讳往自己身上“揽病,”害怕口无遮拦真的病魔缠身,但这两种情况下,他们会不顾一切选择这样做。

  第一:渴望得到子女的关心和陪伴

  大伯母今年72岁,大伯去世早,为了孩子没有再嫁,一人养大了三个孩子,并且都很有出息,大表姐考上了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在市里当了一名初中老师。

  表哥虽然读了技校,但脑子灵活,开了一家汽车修配厂,二表姐搞蔬菜大棚,她种的蔬菜都批发到全国各地。

  老太太也算是苦尽甘来,三个子女尽全力满足她的需求,不愿意跟儿女同住,就在农村盖起了大房子,屋里的东西一应俱全,每月再给五千多生活费,不让她干活,每天只管吃喝玩乐就行。

  由于子女平时都忙,几个月甚至半年才回来一次,电话也很少打,老太太想儿女,想孙子外孙,经常去看他们。

  可每次去都让她失望,三个儿女一天忙到晚,连跟她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哪怕她呆了几天要回家了,儿女只说注意身体,有时间回去看她,然后又去忙自己的事了。

  没有一个抽时间坐下来跟她聊会天,老太太特别失落,回到家保准郁闷几天。

  虽然总是开导自己,儿女不容易,老人要理解,别给他们添麻烦,内心却渴望关心和陪伴,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装病,子女就会多陪陪她。

  如她所愿,第一次装病,说自己晕倒好几次,感觉要生大病,子女们吓得连夜回来,送她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可能是休息不好。

  三个子女轮流照顾了半个月,感觉没事就回去了。老太太看这招挺管用,三番五次地装病,每次检查都没事,表哥找他的医生朋友帮忙仔细检查,结果还是一样的。

  这位医生朋友顺口说了一句,现在有些老人喜欢在儿女面前装病,你跟阿姨聊聊看啥原因?

  表哥问大伯母咋回事?老太太像犯了错误的小孩,低着头说:“你们每天都忙啊忙的,都没有时间搭理我,只有生病的时候,你们才愿意多陪我一会儿。

  妈很心疼你们,也知道你们不容易,可是起早贪黑不注意身体,万一身体垮了咋办?你们让妈还咋活呀?”

  表哥听后一阵阵心酸,从那以后,三个子女每半个月轮流回来看她,老人心情好了起来,子女们也因时常回农村,缓解了工作压力,精力更加充沛,一家人其乐融融。

  上了年纪的老人,内心孤独脆弱,找不到排解寂寞的方法,就会选择在儿女面前装病,来获取关心和陪伴。

  第二:“情感勒索”恐惧死亡

  所谓的情感勒索,是让他人感同身受自己所遭遇的一切,但不是直截了当表达出来,而是隐藏自己的不痛快和攻击性。

  用爱的语言去束缚,虐待,折磨对方,以博取对方的同情可怜,来达到自己真实的目的。

  闺蜜的母亲就是这种老人,闺蜜说自己从小到大,都被母亲“善意的操控,”以至于母亲上了年纪,还是依然如此,让她痛不欲生。

  什么是善意的操控?让你看不见束缚,看不见心锁,却能深深体会到压抑,郁闷,甚至产生负罪感。

  闺蜜小的时候,算是比较听话的孩子,学习成绩班里前五名,她母亲想让她再努努力,争取进前三名,但不说鼓励的话,而是问她,你觉得妈妈能不能看到你考上大学那天?

  闺蜜脑海中冒出来的第一想法,母亲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否则她怎么说这种话?她哭着求母亲,一定要健健康康,自己会努力学习的。

  由于母亲从来不正向激励,闺蜜内心承受的压力非常大,没考上母亲如意的大学,她产生深深地愧疚感。

  母亲唉声叹气地说:“算了吧,以后如果能嫁个有权有势的好男人,我也能安心闭眼了。”

  结果又让她失望了,闺蜜哪怕结了婚,都一直感觉对不起自己的母亲。

  五年前,闺蜜的父亲去世,母亲想搬来跟她同住,闺蜜的房子小,她老公也不同意,人家也有父母,何况闺蜜还有一个弟弟,理应去儿子家的。

  老人没能如愿,再加上儿子不听她的,开始折磨自己的女儿。

  装病说自己不行了,再不回来看看她,没准就见不到最后一面了,闺蜜工作忙,每次都是晚上开车两个小时回来看她。

  见到女儿又说:“你回来干嘛,工作那么忙,你妈一大把年纪了,也该入土为安了。”这五年来,闺蜜被母亲折腾的精疲力尽,内心焦躁的很。

  弟弟跟她说过,姐,你就是太过心软,咱妈啥样人你不知道?天天说自己看淡生死,其实她是最怕死的,装病说可怜的话,就是折磨我们跟她一样痛苦和难过。

  闺蜜又何尝不知,但那是自己的母亲,她拿母亲一点办法没有。

  这样的老人,年轻时就习惯用“情感勒索”对待身边的亲人,随着年纪的增长,便习惯了以“情感勒索”来获取内心的安宁,所以才会装病折磨子女。

  02.老人装病有什么影响?

  第一:影响儿女的工作和生活

  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养,都懂得孝顺之道,听到老人生病,一定是焦急和担心,他们希望老人健健康康多活几年。

  老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装病,如果沟通过后,能够理解儿女的一片苦心,不再装病还好说,如果沟通无效,儿女的内心是崩溃的。

  他们不知道该拿老人怎么办好,大声呵斥发脾气,怕伤了老人的心,和颜悦色甚至哀求,老人依然如此,儿女的心情低落到极点,自然影响工作和生活。

  第二:容易装病成真

  我们都知道养成一种习惯仅需21天即可,同样老人装病也是如此,当他们养成了爱装病的习惯,就会不经意的“想要装病。”

  身体稍微有一点点不舒服,便认为生了大病,甚至是不治之症,每天心里慌慌的,总是忐忑不安,不该如何是好。

  老年人身体健康,好心情必不可少,可是长期装病,心情自然不好,再加上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发病率又高,很容易因装病而真的生病了。

  装病被儿女识破,产生了不信任,一旦真的生病,儿女会误认为老人再次说谎,没当回事,误了病情,老人就是在自讨苦吃。

  03.如何解决老人装病?

  我们知道了老人装病的原因,就要对症下药,虽然不能保证马上药到病除,但是坚持下去,一定会真正见效。

  缺乏关心和陪伴的老人,现在社会竞争强,工作压力大,有的儿女与老人相隔几千里地,想要做到陪伴不太可能。

  但我们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时常陪老人聊天,了解他的真实情况,比如:最近在家都做什么了?有没有开心的事跟我说说?

  不要机械性地问候,比如:最近咋样,身体还行吗?没啥事挂了哈,有事给我打电话。

  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打,反倒让老人伤心。

  要做到真正的了解,观察老人的变化,心情怎么样是最重要的,做老人忠实的倾听者,而不是向老人发泄内心的不满。

  帮他们找一些排解孤独寂寞的方法,引导老人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当老人置身于喜欢的事情中,就会把注意力从儿女身上转移,因为有意义的事情,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情感勒索,”恐惧死亡的老人,之所以把子女折磨得痛不欲生,最根本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老人太过依赖子女,二是儿女无底线地“尽孝。”

  老人太过依赖子女,因为内心总是衡量付出和回报,认为自己养大子女,付出了太多的辛苦,到了晚年必须要得到回报。

  如果子女做得不如自己意,就感觉付出的辛苦有点不值得,于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子女尝到当初老人抚养子女的心酸。

  儿女无底线的“尽孝”,拎不清,稀里糊涂地妥协,明明知道老人做得不对,忍了又忍,结果老人变本加厉,更加无理取闹。

  可能很多人会说,遇到这样的老人,就一个办法,不搭理不管他。越是这样,老人闹得越凶。

  想要解决这种老人的问题,我们就要想想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犯了错误,我们是一味地严厉批评,还是温和地说教?

  两种都用过,效果却不怎么样,一直被严厉批评的孩子,到了12岁以上,非常的叛逆或经常的说谎话,因为孩子已经跟父母划清了界限,父母很难走进孩子的世界。

  一直温和地说教,孩子左耳听右耳冒,根本没当回事,认为自己不管做什么,父母都不会生气,哪怕犯了很严重的错误,父母也会帮他们擦屁股。

  只有双管齐下,严厉地指正错误的同时,温柔地讲出道理,并给以鼓励和表扬,才能真正见效。

  对于这种装病的老人,也是同样如此,儿女要严厉地告知老人,你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然后站在老人的角度,理解和原谅他的做法,但是绝不允许再次发生,因为我们爱你,我们会担心。

  老人如果再犯,作为子女也不要真的生气和不耐烦,而是以表扬的方式鼓励他。

  比如:妈,你虽然又再次装病了,可我发现你间隔的时间长了一些,或是说这次你说的没那么严重,这说明你真的不是想要装病,而是没控制住,我相信你会做到不再装病,给你点赞。

  子女这样说,老人很大程度上会不好意思,暗暗地告诫自己,别再作了,好好地安享晚年吧。

  老小孩,老小孩,想法和孩子没啥区别,渴望关心疼爱,又时常喜欢闹人,如果我们拿出对待孩子的那份耐心来对待老人,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呢?

  真正的爱是有边界的,爱父母不等于无底线地宠溺他们,也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自认为父母若是爱孩子,就不应该这样做。

  父母给予了我们很多的爱,在他们年老体衰的时候,我们应该真正的回报给他们爱,这才是真的孝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