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春江花月夜》冠压全唐?看张若虚的构思就知道
一 开篇写“春江花月夜”,境界恢宏,为相思作铺垫
①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这里写春江花月夜的景物,具有以下鲜特征:
第一 雄阔无涯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与东海相连,辽远无边;潮水与明月亲吻,一同升起:海、江、潮、月构建无边无涯的天地,正是为相思提供了不可渡越的空间距离!
第二联集中写月,艳波千万里,何处无明月,不正是“千江有水千江月”的意境吗?明月无处不在,相思就无处不在呀!
第二 宁静幽远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流霜”以动写静,喻月色。“不觉飞”写月色溶溶,烘托宁静。“白沙”衬托月色的皎洁,与月色融为一体,仍烘托宁静。同时,因不着人间烟火,不染白昼喧噪,渲染幽远的意境。
月色宁静幽远,是为相思营造氛围。相思非独处而不生,非宁静而不达,非幽远而不愁。
第三 纯洁美好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流、花甸与月色交融,远离人世,纯洁美丽。“霰”即雪珠,表现月色在花瓣反射的光斑,富有质感。意境空灵,引人遐思,可花好月圆而人却分离,以美景反衬愁绪,为相思作铺垫 。
第四 孤独空寂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写江天都为银白的月色所笼罩,“无纤尘”写远离尘世的纯洁美好,为美好爱情营造超尘脱俗的氛围。皎洁的月色,孤独的圆月,为相思到来打开大门。
以上为第一层,直接入题,写“春江花月夜”五景,以月为中心,意境美好空灵,幽远深邃,辽远无际,相思氤氲而起。
二 由空间的无涯到时光的淼远,为相思打上深邃的时光烙印
②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相思就要降临,笔势却陡然一转,由空间到时间,渲染另一种氛围:相思的永恒性,尽管代代际遇不同,但相思的主题不变;尽管月永恒,人生却苦短,相思在永恒与短暂间表达得格外深沉。
“何人初见月”,将问题置入幽远的历史,是谁最开始以月寄托相思?大致人类诞生,就对月格外钟情。“何年初照人”,是什么时候起月便照见那未眠之人,触动相思之愁?两问将人与月纠结一块儿,表达月与相思的不解之缘。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代代更迭不尽,可月亘古不变,人生苦短,相思苦长,月同人异,渲染出相思的苦痛。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不知道,江月等待的是何人,何人以明月托想思,其实是人人如此,代代相似,由点及面,揭示相思的普遍性。只看见长江送走流水,岁月如斯夫,不舍昼夜,将时光带走,生命带走,却不见相思者相聚。由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烘托相思之苦。
三联由幽古到现实再到未来,为相思营造特别的时光苍凉。如果第一层以空间的浩淼烘托相思的不可跨越,这一层则以时间的幽远揭示相思的普遍性,表达深远的哲理。

三 写相思笔力恣肆,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③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两联概括写游子与思妇。游子如一片白云远去,留下女人在青枫浦边承受不起愁苦的折磨。是谁家的游子在扁舟上漂流?又是何处明月照耀的楼上起了相思?两问指出家家如此,处处是相思,离别之痛无处不在。
1 写思妇,将月写尽
④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月是什么?月是相思!“月徘徊”本指月缓慢移动,实写女人徘徊,表达相思之苦。“应照”虚写,“妆镜”不仅反照月光,更有丰富意蕴,以镜照人,花容月貌易老,更衬相思之苦。
既然月触痛相思,思妇自然逃避,反映矛盾心理。可帘子卷不去,隔不断月,阻挡不了相思。捣衣的砧板上月光反射,不断“拂”去月,却又回来。相思如魔,怎么能战胜?
以月寄情的自然原因正是无论在天涯海角,所见为同一明月,也才格外触动相思。“此时相望”明月,睹月思人,却不见对方,听不见对方声音,也才格外痛苦。所以希望追逐月光,照耀到对方身上,以此相聚。
三联写月,力透纸背,在全唐写月的诗中无可匹敌。
2 写游子,将愁写尽
⑤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最后一层写游子。鸿雁传书却飞不出月光,意指传书之说不可信;鱼从深水中跃起,掀起一圈圈波纹,意指鱼传书之说也不可信:相思之苦莫过于不得对方音讯,连死活也不知。
所以只得于梦中相聚,可梦中也不见,只见“落花”,意指春去夏来,年终不得归,第二年春去一半又不得归。
“春”被江水流去,青春被岁月带走,可相聚仍无望。落月向西沉,相思随白昼到来而消失,可与家乡远隔潇湘,不知归途何在?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不知道有几人乘着月回家了?其实没有人能乘着月回家,只剩下落月摇下的相思,洒满江边之树。暗沉沉的江树上凝聚着相思啊!以景结情,情思无穷,诗尽意不休。
通篇以月寄托相思,可把月写得意象纷呈,千回百转,把相思表达得淋漓酣畅,委实压倒全唐诗。唐诗以相思为常见主题,以月为相思常见的意象,但无论是相思的时空铺垫,还是相思的意境创造,都无以伦比。
感谢阅读,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