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令》:如果这都不算爱

  《山河令》即使大结局,仍然热度不下。

  

  我认识的女孩子们对这部剧上头到什么程度?美剧顾不上看了,绿油油的基金丢一边也不管了,写稿子时还开着山河令主题曲,工作以外的时间都干嘛了?嗑CP啊。追完剧情追花絮,追完花絮追唇语,追完唇语追访谈,追完访谈再看一遍两个憨憨的无敌歌伴舞,爱你芜湖+军体拳无敌组合。

  龚俊和张哲瀚,剧中温暖了三月,剧外承包了一个月的笑点。

  

  《山河令》投资少,编剧是新人,主演不出名,一开始不被所有人看好,但最后能如此火爆,除了演员的倾力演出和制作团队较为成熟,归根结底还是剧本扎实,人物内心层层推进,行为叙事符合逻辑。在原著的基础上,演绎出一幕幕动人的高光时刻。

  

  剧中的运镜、武打戏的确有新武侠风,仿佛让我回到了上学时,偷偷不睡觉看武侠小说的时光;而大结局,又和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有异曲同工之处。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是知己还是爱人?都说得通。

  编剧小初是学心理学的,所以剧中温客行和周子舒的人物设定、角色冲突、成长轨迹都很符合心理学理论。既逻辑在线,又有真情实感,还在过审的边缘上最大限度的呈现原著的精髓,我觉得,编剧真的尽力了,无论书粉还是剧粉应该感到欣慰。

  好的影视作品都能够深触到观众内心无意识的心理状态,引发人们的思考,包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周围的世界。

  在观看的过程中,观众不会主动意识到影视剧激活了他们原始的恐惧、童年的焦虑、对亲密关系的向往和期待;他们在观看时受到了明显的触动,使得他们在情感与心理上已经和剧中的人物合二为一。

  -------出自《编剧心理学》

  《山河令》主角、配角的塑造都是成功的,无论是温周的相互救赎,赵敬与蝎王的利用与背叛,千巧与于丘烽的纠葛,甚至是毒菩萨的表现都格外亮眼。

  

  剧中最吸引年轻女性观众的还是周子舒和温客行的双向救赎,坦白说,看完这部剧后,我突然有点理解年轻女孩子喜欢耽美小说的原因了。

  为什么扮演周子舒的张哲瀚十年硬汉无人知,一朝老婆天下闻。

  满屏的弹幕都是老婆。

  

  因为慈悲、宽容、理解、坚定、温柔、强大,理性,这些周子舒身上的特质,正是所有人都想要的完美爱人。周子舒对温客行,是始终用对方需要的方式关心着、爱护着。

  疯批美人温客行,他的遭遇很容易得到观众的共情,向往光又害怕光,周子舒是他的光,当周子舒坚定的挡在叶白衣的剑前,拼死维护他时,温客行眼里的震惊、不敢相信,他不敢相信这世间还真的有人信他、护他。

  

  

  如果说周子舒是救赎温客行的那道光,让他从鬼域走向人间,那么是温客行将周子舒从自己的心牢中解救出来。

  离开天窗的周子舒,认为自己活成了一事无成的笑话。

  他苛责自己,认为是自己害死了师弟,害死了四季山庄的其他人。明明自己想救世人,却最后连自己最想保护的人也保护不了。

  

  这样的周子舒是生生把自己架到了圣人的高度,他被人忽悠进庙堂时,也才不过十六岁。十六岁的少年庄主,能有的选择也并不多。他已经做得足够好。

  是温客行让周子舒走下神坛,做回自己。那个事事都要保护别人,为别人思虑周全的周子舒,终于敢在温客行面前坦露自己的脆弱,也深信自己即使身陷牢狱,温客行一定会来救他,一定也有能力救他。

  

  他从被依赖转化成了情感上的依赖。

  无论是父母之爱、手足之爱还是恋人之爱,几乎所有形式的爱都包含着共同的基本要素:尊重、责任、关心、了解。

  如果没有尊重,所谓的爱会变为支配和占有,比如义父和蝎儿,千巧和于丘峰;

  爱是自由之子,决不是支配的产物。

  

  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能尊重他,而这种了解不是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而是深入到本质,只有当“我”能够超越对自己的关心,而按照本来面目发现另一个人时,这种了解才有可能完成。

  他知道这个人偏执、急躁,忧虑重重,但他懂得这个人的忧虑的原因是什么,懂得他曾经遭受过怎样的痛苦,懂得他的苦,他的痛。

  

  爱是对他人主动的洞察力,在洞察另一个人的行为中,找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

  关心、尊重、责任、了解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成熟的人身上才能找到这四者的交融形态。

  因为只有成熟的人才摒弃了自诩为无所不能的自恋的梦想,能够创造性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人人都爱周子舒,因为人人都慕强,也渴望当自己陷入被世人不理解的境遇时,能有一个强大、宽容、温柔的人托自己一把,不致坠入黑暗;人人都爱温客行,因为人人都想在黑暗中挣扎出来,从孤岛走向温柔的怀抱,都想在这个桃花盛开的春天,说一句,人间美好,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