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朝中无人,老实人这样做,照样可以成为领导

  回到老家或者遇到久未谋面的同学,经常会被问道:你在学校里搞什么干部没有?等我回答没有,他们就露出失望的眼神。

  这不怪他们,在人们的眼里,当官成了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

  如果人家接着问:你怎么没有搞个官当当?

  通常接下来的回答就是:我这个人太老实了,朝中无人莫做官。

  大家于是点头称是。

  因为老实人当不了官似乎成了大家的共识。因为老实人,心地善良,一根筋,不会能言善辩,不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领导面前,不善于阿谀奉承,在同事面前,常常也因为心直口快而得罪人——这样的人确实难以成为领导。

  但是不是,老实人就一定当不上领导呢?或者说,当领导的难道都不是老实人?

  显然不是。我身边的例子可以看得出来,学校里面很多领导,特别是中层领导,他们很多就是公认的老实人。相反,很多公认的“滑头”却混得很一般。

  为什么这些老实人竟然成为了领导呢?

  原来他们踏踏实实地工作,把心思完全放在教学上,每天从早到晚都待在学校里,没有其它的不良爱好,唯一的爱好似乎就是教书。

  他们教书受到学生的喜爱,教学成绩斐然,班主任工作勤勤恳恳,干得出色。带了几届之后,学校就任命他们为年级的管理人员,然后慢慢地走上了领导岗位。

  由此可见,说老实人当不了领导的说法,是不对的,那是某些人在找借口。

  那么,到底哪样的人不会成为领导?我认为,本来是老实人,却做不老实的事情,这样的人,不会成为领导。

  有的人,天性善良老实,但是他们却结识了不好的朋友,经常受到朋友的蛊惑,比如喝酒打牌,做一些有损教师形象的事情。这些人,没有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成绩时好时不好,工作没有恒心和耐心,当然不会成为领导。

  最后,当人们问他为什么没有当上领导的时候,他们又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朝中无人莫做官。

  这是自古以来很多人为自己解围的一句话,本质是狡辩。远的不说,身边很多领导来自于农村,没有什么背景,“朝中”更是无人,但是人家依然靠着自己脚踏实地的工作,做出了业绩,慢慢地走上领导岗位。

  原来事实是:朝中无人,照样可以做官。这很好理解,任何一个单位还是需要有人能够做实事,不可能大家都作秀,都做表面文章。有些工作做得并不出色,又不认真做事的人,常常为自己找个借口,说领导不重视自己,并不是工作中的“老实人”。

  总而言之,年轻人首先要正确地评价自己,看自己是不是一个老实人。

  如果自己是个老实人,难以做到四面玲珑,八面威风,那还不如老实承认自己就是老实人,老老实实地去做好自己的工作。日久见人心,坚持就能胜利,是金子总会发光,老实人最终还是会得到领导的重用。

  如果自己是个老实人,却又不愿意承认,偏要做些“不老实”的事,这样的老实人,吊儿郎当,俗话说得好,“满罐子不荡半罐子荡”,做事不认真,最后两头失塔,什么都得不到,一无所成。

  一句话:当老实人不可耻,不可怕,就怕是个老实人,却又做不老实的事,最可怕。

  附言:

  我正在写一本书《年轻教师成长的100个经验和教训》,今天发布的是第11篇,欢迎大家关注,指导和评论,谢谢。

  在单位里,你发言偏激,当愤青,就会被人当枪使

  年轻教师,不控制这四个爱好,基本上废了

  遇到这样的学生和家长,老师太强硬,容易吃亏

  有出息的年轻教师,都很尊重年纪大的教师

  年轻教师,这件事没做好,充其量只是个教书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