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过4个部长,儿子正国级,女儿授少将,侄子开国少将
![]()
我们今天要讲到的主人公曾山,尽管他并没有什么个人辉煌的时刻,只是一直默默无闻的为党的事业做着无私的贡献。
就像红花需要绿叶来陪衬,这几十年革命生涯中,他一直是我党的大管家,负责各个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就连毛主席也对曾山的贡献大加赞赏说:要不是曾山同志为中央苏区做后勤保障,我这个苏维埃主席也是难当。
曾山为工人谋福利
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重新回到人民的手里,但是对于如何管理好城市,可谓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尤其是面对上千名工人的住房现状,为此陈毅市长提出了要为百姓服务,为工人阶级服务的要求。
![]()
在陈毅的建议下,上海市紧急成立了上海工人住宅建筑委员会,而当时任上海市副市长曾山就挑起了重担,担任起了委员会的主任。
当时的上海刚刚经历过战乱,留给新中国的可谓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单身的工人们都挤在一栋二楼三底的房子,每个房间都摆满了床,每张床分为上中下三层,每个铺位上要睡两个人,这样还能勉强够用。
但是那些成了家的只能住在外面用木板或者是茅草搭建简易的房子,勉强度日。站在沪西放眼看去,成片的棚户与草房连绵不断,千名工人白天干着最辛苦的活,晚上还不能休息好。此情此景,让曾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
于是为了给广大工人兄弟姐妹能够一个更好的住处,让他们不要生活的这么辛苦,连夜部署,让施工工人一定要尽快施工,让这些工人们能够早日住进来。
可是由于当时的环境下,能够按期开工很不容易,问题首先出现在选址上面,工人新村不能离工厂太远,不然就会影响工人的上下班。但是又不能太近,因为噪音污染等问题不能影响工人的休息和健康。
为此曾山带领工程技术人员,一直跑现场勘察测量,连轴转的工作,让曾山这个身材不高的半大老头,早已经吃不消了,可是曾山也从未离开。
![]()
经过多天的奔波,以曹杨为起点,这是曾山他们一路选定了出来的最佳地点,为了最大可能满足工人们的意愿,还专门修建了样板房,邀请工人代表前来现场观摩,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不到一年的奋战,一个可安置一千多户居民的工人新村在曹杨路拔地而起,这片小区总共有48栋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因为靠近曹杨路,曾山便把这里定名为曹杨新村。
很快,曹杨新村的住户分配方案确定,千名工人这次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同时也更是激发了工人们的工作热情。因为在他们看来,能够为他们处处着想,能够为解除后顾之忧,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呢?
![]()
曾山帮助工人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在工人们的心里,对曾山可谓是敬佩不已。还为此有工人买了东西,去感谢曾山,但都被曾山婉拒了,对于他而言,身在其位,便谋其职,不能寒了这些百姓的心。曾山就是这样的人,为国,为民,奉献出来了自己的全部,但是由于当时的上海并不太平,曾山也曾遭遇过危险。
担任副市长险遭暗杀
曾山从华东军政委员会转任上海市副市长,与老朋友陈毅搭班子,两个人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在当时的上海,社会局势很不稳定,各类敌特干扰层出不尽,曾山自己和家人也险遭敌特的暗杀。
1952年的某一天,有三四个特务带着枪支,翻墙进入曾山的家里,准备刺杀曾山。正在这时,警卫班发现敌人,立刻组织反击。双方就在曾山家的院子里开始拼杀,原本祥和的院子枪声不断。
![]()
对于这一突发事件,陈毅决定叫曾山赶紧搬家,一方面是这个住处已经被特务摸清,再住下去危险重重。再一个就是房间太少,警卫班根本住不下。
曾山则不以为然,因为他们两口子早年参加战争,多多少少会都能够自保,再加上多年来枪林弹雨什么危险没有经见过?
但紧接着,曾山的家里又发生一件蹊跷的事,他们家里的管理员服毒自尽。直到侦查员在管理员的房间里发现一份绝命书,这才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敌特知道明着除掉曾山不能成功,便安排女特务拉管理员下水,并要他在曾山家里的饭菜里下毒。
![]()
虽说曾山是上海市副市长,但是生活简朴,从衣着简朴。然而对于百姓,曾山从来是平易近人,和蔼和亲,照顾有加。而这位管理员之前家里有困难,曾山便拿出自己的津贴来安顿他的家人。
尽管管理员立场不够坚定,中了特务的圈套。但是他知道,曾山市长是一个好人,心里也是感激曾山曾经为他和他家人所做的一切,面对特务的威逼,管理员宁可自己服毒自尽,也不愿去伤害曾山,从而保全了曾山一家人的生命。
在上海担任副市长两年后,曾山奉调进入中央,先后主政工业部商业部内政部和交通部,在工作上他依然不忘初心,勤勤恳恳,无论是对同事而言,还是百姓而言,他都是一个难得的好官。
![]()
就是因为家里有这样的一个好榜样,他的孩子,纷纷都向他看齐。女儿、侄子授衔为少将,儿子成为了国家领导人,官至副国级。
小结
纵观曾山的一生,他一直都奔波在为百姓服务的道路上,永远不知疲倦,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并且像一根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