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丨肥水不流外人田
近年来,储蓄国债发行持续火爆。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国债惠及广大农村地区居民,国家有关部门创新推进国债下乡,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金融素养提升,并在帮助贫困地区居民脱贫不返贫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肥水不流外人田
点击收听:
肥水不流外人田03:24来自经济之声我们赚钱不容易,想多赚点利息。买国债,利息高,有保障。
随着国债下乡政策持续推进,和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的薛素华一样,由于钱袋子逐渐鼓起来,广大农村地区老百姓越来越渴望购买国债,希望能跟城市居民一样享受购买国债带来的可观收益。薛素华说,为了能够买到国债,她早早就在银行网点排队,排到第二位,幸运地买到了国债。
早上7点就到了,提前1个半小时排队。家距离银行网点10公里。
不过,由于国债具有安全性高、起买点低、收益较高等特点,长期以来深受投资者追捧,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薛素华那样幸运地购买到国债。当前我国国债普遍采取网上竞售的模式销售,由于城乡居民之间存在的金融素养差异,广大农村地区居民在购买国债的过程中并不占优。
薛素华的幸运得益于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构建了“切块+竞售”的国债发行模式。按照规定,工行重庆市分行、建行重庆市分行和重庆农商行都必须拿出一定比例的国债额度,专门在主城以外的区县和农村地区销售,让农村地区的老百姓专享这部分国债收益。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党委委员、工会主任邓军:
‘切块+竞售’的发行模式,主要是对农村地区分配一定的额度,建立‘T+1’的保护机制,面向32个远郊区实时的切块发行。主要包括了三峡库区、武陵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以及国家级贫困县这样一些地区,较好地满足了农村居民的投资需求。
以重庆农商行为例,2018年重庆农商行把50%的承销额度用于全行竞售,剩余50%的承销额度用于切块销售。今年,重庆农商行加大切块力度,3月份和5月份发行的四期国债,80%的额度用于切块销售,重点倾斜到三峡库区、大巴山区等地,保证农村地区国债投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重庆农商行副行长张培宗:
老百姓对国债的需求很大。为了充分保证农村老百姓能够买到国债,我们把每一次的额度按网点,根据客户的需求,分到网点去,不是全行都可以买。刚才听工作人员讲,全国的额度已经没了,但是南沱镇分理处现在还有。
数据显示,2018 年到2019 年 6 月,重庆市农村地区共计发售国债37.84 亿元,占全市发行总量的 38.08%,农村地区 9.56 万人次购买国债,占全市购买总人次的 43.36%,直接为农村居民获得利息收入约6亿元,有效地把国债收益留在了农村地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