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同为“精明算计”的庶女,她的下场为何比墨兰还惨

  都说幸福是通过比较得来的,这话一点没错。在嫡庶有别的时代里,嫡女的待遇比庶女好太多了。

  《知否》原著里,最明显的是康家,康姨妈对待两个嫡女,是心肝肉一般疼爱,而对待庶女,非打即骂,根本不把她们当人看,康兆儿就像一个物件一样,被康姨妈送到盛明兰面前,要她不惜伤害自己也要留在候府作妾,康家还有一个苏姨娘的女儿,如花般的年纪,被黑心爹娘送到七十岁的安王爷那里做妾。

  当然也有得宠的庶女,盛墨兰就是最杰出的代表,还有一个,就是余家大太太余方氏,也就是余嫣然的继母。

  盛墨兰和余方氏,虽为庶女,命却极好。盛墨兰在盛家,除了一个嫡女的身份,吃穿用度都不比如兰这个嫡女差,加上盛紘的偏爱,墨兰自身也有才情,她的一生,只要不那么“精明算计”,为了高嫁甚至堵上盛紘最看重的盛家名声,到最后,也不至于失去娘家这个依仗。

  盛墨兰本以为高嫁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跟姐姐比,和妹妹争,到最后发现她才是盛家姐妹里,活得最惨的那个人,只是墨兰再惨也惨不过余方式。

  

  余方氏虽是庶出,但生母得宠,老爹疼若性命,要什么有什么,连嫡出姊妹也不敢跟她争风头,这一点,实在是和墨兰太像了,但余方氏比墨兰命还好的一点是,父祖辈屡任高位,声势烜赫,这才以庶女做了余家的继长媳。

  余大老爷耳根子软,胆小唯诺,遇事犹豫,心性不坚,更兼辨事不明,余阁老当初之所以放心他外任,是因为余嫣然的生母知书达理,有媳妇在旁看着劝着,纵是政绩不显,也不会闯下大祸,没想到余嫣然生母福泽浅,早早过世了。

  余嫣然的生母过世后,余方氏嫁给余大老爷做填房,跟着余大老爷在外任上十几年,把丈夫吃的得死死的,说一不二。

  知子莫若父,余阁老想着长子再有千般不好,却没有胡作妄为一条。只是千算万算,算不准人性。

  

  余方氏觊觎宁远候府的权势,顾廷烨那时候又声名狼藉,余方氏不舍得嚯嚯自己的亲生女儿,就把余嫣然推了出去。曼娘大闹余家之后,余阁老发现顾廷烨求娶余嫣然背后的隐晦之事,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帮嫣然找了一门亲事,让她远嫁他乡。

  精心谋划一场,却竹篮打水一场空,余方氏怎么也不甘心,为了攀上这门亲事,余方氏撺掇丈夫把亲生女儿余嫣红嫁了过去。余方氏还开开心心的给女儿备了不少嫁妆,想着这回可以安安心心的做顾廷烨丈母娘了,哪成想,女儿余嫣红不争气。

  余嫣红嫁到顾家时,顾廷烨与顾廷煜和小秦氏的关系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有人勤快的给余嫣红通传顾廷烨和曼娘的各种消息,有人背后撑腰,余嫣红与顾廷烨越闹越僵,顾廷烨最后干脆离家出走。

  顾廷烨出走之后,堂兄顾廷炳觊觎余嫣红的嫁妆,设计余嫣红红杏出墙还怀有身孕,余嫣红自知背夫偷人有辱家门,不敢声张,最后被曼娘设计死于非命。

  

  余嫣红的丑事,余方氏都知道,但她以为顾廷烨不知,因此愚蠢贪婪的拿余嫣红无子嗣这件事去找盛明兰的麻烦。

  顾廷烨知道后,直接把这件事捅到了余阁老那里,并且还把当时唯一的人证巩红绡也送回了余家。

  巩红绡对于余嫣红的往事和盘托出,余阁老觉察出余方式是个祸害,于是做主把余方氏休回娘家去了。

  余方氏被休后,在娘家还是改不掉颐指气使的性子,成日里骂骂咧咧,跟嫂子侄媳们吵闹不休,闹到最后连娘家都待不下去了,最终被送至京郊白云庵带发修行。

  婆家休弃,娘家嫌弃,余方氏又找上了小秦氏,对于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小秦氏恨不能扫地出门。

  原本余方氏可以好好做着余府大太太,有儿有女,夫婿听话,受了小秦氏的诓骗,落的被休弃的下场。

  小秦氏固然可恨,但最大的原因,是余方氏人性里的贪婪所致。

  余方氏觉得小秦氏毁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于是决定报复,她收集了得疫症而死之人的衣裳,刮下疮毒制成粉末,收买府里的下人把小秦氏的孙子孙女给害死了。

  余方氏的所作所为,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之恶,同时,也更加佩服余阁老的高瞻远瞩,他说:“千里江堤,毁于蚁穴;家门之治,重在子孙,根在家室。”

  余方氏这种精明不足,狠辣有余的人,对家族来说,实在是个祸害,她也成为了《知否》全书里,唯一被休弃的正室。

  命太好的人,顺境时,从未经历过失去,于是她们觉得一切都好的都该自己得到,把欲望也明晃晃的写在脸上,然后攻于心计的想要得到一切。

  水满则溢,有什么好事能让你一个人全占了呢,大概梦里才会有。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