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开国少将,官至大军区政委:因一次严重泄密被关押审查11年

  1967年,开国少将刘丰被任命为武汉军区政治委员。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军内职务。

  大军区正职级别的岗位,在建国后往往由开国上将担任

  ,而随着时间推进,60年代也有不少开国中将成为了大军区司令员、政委。但是获得如此提拔的开国少将却非常少,除非有非常出类拔萃的才干。

  

  刘丰既然获得了这种待遇,自然是才能过人,可以说文武双全。红军时期他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后来跟随红一方面军长征,与四方面军会合之后,他被调任四方面军总部粮秣股股长,为部队筹钱筹粮有功。抗战时他又成为军事主官,在多支部队中担任过团长,打仗也是一把好手。

  

  刘丰既有后勤工作经验又有军事才能,这样的人才很难得,建国后往往会受到重用。因为他的文化程度较高,所以被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委以重任,逐步晋升为空军师长、军长,在1955年获得了空军少将军衔,是刘亚楼司令员的得意爱将。

  

  有突出才能、又有多项工作经验的刘丰,在1967年升任武汉军区政委这一要职,并在几年后成为湖北省委第二书记。可以说在军政两界,他都获得了平步青云的提升。然而这样一位本该有着大好前途的开国少将,却因为一次事件而意外折戟,被组织隔离审查11年,并免除职务开除党籍。刘丰人生的大起大落,令人感叹。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1971年8月,毛主席已经洞察了相关高层人员的不轨企图,通过南巡活动来部署、击破阴谋。在这个过程当中,主席曾经到武汉军区与相关负责的领导同志谈话、了解情况。8月中下旬毛主席在武汉亲自接见了刘丰将军,两人先后谈了3次,内容涉及到一些绝密的工作部署。

  

  离开武汉之前,毛主席嘱咐刘丰:务必不能泄密。一方面是因为谈话内容紧要,另一方面也是伟人在考验这位深受器重的将领。然而刘丰最终让毛主席失望了。建国后刘丰是空军系统的重要干将,刘亚楼上将去世后,吴法宪掌握了空军部队的权力,他也是四野的核心人员之一。

  

  由于工作联系,刘丰逐渐在六十年代和吴法宪、李作鹏一伙人交好。在一番思虑之后,刘丰竟然鬼使神差地把主席南巡谈话内容,透露给了政治局委员李作鹏。其实这一伙人在1971年已经是风雨飘摇了,刘丰却缺乏敏锐度,对此全不觉悟,还把自己给意外搭了进去。李作鹏知道了主席的意图,相当于林总也清楚了,刘丰自然是闯下了大祸。本来是一次立功的机会,却被刘丰亲手做成了困局。

  

  不出意外,1971年11月,组织通过李作鹏这条线索追查到了刘丰的行为及严重责任,对他进行了隔离审查。而时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的曾思玉中将,与刘丰是军政搭档,却能够安然无恙。因为曾将军守口如瓶,遵守组织纪律没有泄密,与刘丰的反差非常强烈。

  

  刘丰犯错的表现是向李作鹏泄密,但在没有完成全部调查的情况下,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所以接下来他被监禁、审查了11年之久。后来证明,刘丰除了这一次不该有的泄密之外,并无其他严重犯罪行为,因此在1982年获得释放。但错误终归是犯下了,刘丰因此被免除了所有职务,仅保留师级干部的生活待遇,在干休所养老。审查期间,刘丰因为心理压力过大,感到自己前途尽毁,悄悄准备了安眠药企图一死了之。但是他的自杀计划被审查人员洞悉,经过劝服教育,最终刘丰转变态度,积极配合调查组的工作,有一定立功表现。这位曾经身居高位又失足跌落的开国少将,最终以78岁的年龄在武汉谢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