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陈力群走好!你的简历令人心酸!

  文/洪巧俊

  在澎湃新闻《连续24天奋斗在防疫一线,江西高安一干部因公殉职》,是这样写的,2月17日早餐过后,同事罗晟反常地没见到每天早起的陈力群,于是就四处寻找,后来发现他倒在值班床上。

  陈力群是江西高安市灰埠镇党政办副主任,在防疫工作中,按照分工,他安排在镇指挥部综合协调组,承担信息排查、指令下达、资料汇总以及防疫物资的采购发放等工作。

  1989年从江西农业大学毕业后,30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在乡镇基层。他家境非常贫困,父亲年迈、儿子年幼、妻子没有工作,加上两个早亡弟弟的儿子,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都靠他抚养。

  据“高品高安”消息,2月17日凌晨,在防疫值班中,由于过度劳累,陈力群不幸心源性猝死,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4岁。

  

  看了这条新闻,心情十分沉重,一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混成这个样,那绝对是一个憨厚的老实人。

  我也是江西人,知道在那个时代能考上江西农业大学,是多么不容易,那年全国才录取57.62万人,大学生是稀缺的。

  巧哥在家乡县委工作过十几年,当然知道一个镇党办副主任是个什么角色,也就是一个股级干部而已,四级主任科员享受的是副科级待遇。陈力群一辈子奋斗,也就干到这个级别,这就是一个老实人的奋斗史。

  报道说,陈力群从事机关出纳、食堂管理员工作13年,因为做事公道正派、严谨细致、认真负责,深受镇机关上上下下的信赖。

  镇食堂管理员是个什么角色?就是管管镇干部职工吃饭。在大学生稀缺的年代,一个大学毕业生分配到乡镇,却让他当食堂管理员,不仅是大材小用,更是对他边缘化,完全没有把他放在一个合适的岗位。而且一干就是13年,大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浪费了。

  报道说,因为工作任务重,又出不得半点差错,这段时间每天从早上7点开始,到晚上12点,他基本上就没怎么停下来过。“陈力群负责全镇防疫物资的采购,5万多个口罩、1万支体温计、250公斤消毒液、230瓶酒精、8万多份宣传材料,由他安排分发到全镇各个村组,在高度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下,这些资金、物资无一笔差错、无一例失误。”从正月初一到廿四连续奋斗24天,没有休息一天。

  如果报道的是事实,那么他不仅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好干部,而且是一位有能力,办事干练,乐为奉献的优秀干部。不要说是凡胎肉体,就是铁打的机器也不能这样轮轴转。

  然而让我想不通的是,这样优秀的一位干部,文凭也不低,在乡镇奋斗了30年,为何得不到提拔?

  巧哥手上有高安1994-97年委培生的详细材料,这份材料讲的是同是委培生却是“两重天”,平民百姓的孩子没有安排工作,而官员或关系户的不但安排了工作,不少都当上了高安市乡镇领导、市直机关领导。

  有份表格里,对这些分配到工作的,是什么学校毕业、分配到哪个单位,通过什么关系分配到什么单位工作的,关系人是什么职务,一目了然。比如讲到艾某兄妹,一个现任镇党委书记,一个任副局长,他们的父亲时任市计划委员会主任。这难道也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这些委培生,大多是委培的中专生。中专委培生,是没达到当年正式录取中专的分数线,通过收费委培的。就是这样的毕业生,早就是镇党委书记或镇长或局长,陈力群堂堂江西农大毕业,奋斗一辈子才当上个镇党政办副主任,是不是天壤之别?

  陈力群,看了你的那份“干部任免审批表”,太令人心酸,你的四级主任科员是2019年6月审批的,也就是说这个副科级待遇你还没享受到一年。

  

  你的工作是拼命的,“在陈力群的办公桌上,一摞摞码放整齐的人员信息排查记录、一笔笔清晰的防疫物资采购发放台账、一份份返岗返工人员健康证明……见证了他的持续工作和连轴运转。”可提拔并不是拼出来的,你已拼了30年,或许还不如刚参加工作的毛头青年。

  由此可见,贫寒家庭的孩子纵然千辛万苦钻入体制,也大多难有出头之日一一提拔领导岗位,陈力群又是个例证。

  陈力群是江西的,还记得江西九江的杨沁吗?去年5月,这个“90后”支行长杨沁去挂职副县长。杨沁本人连高中都没上过,只上了个职业学院,怎么就堂而皇之的成了副县长了呢?

  这是她的履历:

  2004.09-2009.05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大专

  2009.05-2012.02九江银行甘棠支行柜员

  (2010.01-2013.02江西财经大学函授 专升本)

  2012.02-2015.04九江银行甘棠支行 客户经理

  2015.04-2016.03九江银行大校场支行 行长助理

  2016.03-2018.04九江银行柴桑支行行长助理

  2018.04-2019.02九江银行营业部总经理助理

  2019.02-2019.04 九江银行湖口支行 支行行长

  2019.04-2019.07,九江市湖口县副县长(挂职)

  看了这个90后的简历,再对照陈力群的简历,是不是要泪奔?谁叫你不像杨沁那样有个当官的爹?

  还有那个火箭式提拔的张辉,你要是看他的简历,会惊掉大牙。

  他从参加工作到升至副厅级干部,只用了5年7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从科员,到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厅,平均毎年晋升一级。他是山东曹县人,1980年6月生。2002年7月,张辉从原山东经济学院(现为山东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专业毕业后,到济南市槐荫区道德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办公室、西新街社区居委会见习工作人员。

  此后,张辉历任济南市槐荫区道德街街道办事处科员、主任助理,共青团济南市槐荫区委主任科员,济南市槐荫区西市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等职。2007年5月,张辉调任共青团济南市委副书记、党组成员,10个月后升任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党组成员,省少工委主任,跻身副厅级。2011年11月,刚满31岁的张辉调任济宁市委常委、市中区委书记,当时被媒体称为“中国最年轻的地级市市委常委、县(市、区)委书记”。

  还有那个38岁提拔于地级市委常委的孙枝娟,她的简历更牛,几乎一年调整一次岗位,多次被破格提拔,在2009年9月,她以29岁之龄出任市纪委研究室主任(副处),距升正科级纪检监督员才1年零5个月,距入职才7年。这一次,孙枝娟被提升为市委常委,距她2017年11月担任区委副书记只有1年6个月时间。且多个交叉信息源透露:在这期间,孙枝娟还怀孕10个月以及休产假约5个月,共计约1年零3个月。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不想再比了,比出的是心中怒火,不想再说了,说多了都是辛酸泪。

  陈力群这辈子都是做一块耐磨受踩的铺路石,如今他走了,留给人们的却是悲叹,因为在基层不知还有多少这样的铺路石。

  奥利维埃·罗兰曾于《纸老虎》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那时很年轻、很激进,也相当的无知,应该这么承认。但我们不是麻木不仁,我们没有像打过疫苗一样凡事都报以厌倦,这才是重要的。”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但如果人民心中的“爱”永远被淹没在滚滚的浪潮中,又有什么,足以让所谓的爱附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