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桓台竟出了这两位名人:一位曾任中顾委委员、一位是海军少将
桓台属淄博市辖县,位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的结合地带,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淄博市北部,北邻博兴、高青两县,东靠临淄区,南与张店区、周村区毗连,西与邹平县接壤。截至2015年,桓台县辖2个街道,7个镇。2014年,全县总人口50.15万人,桓台连续七届跻身中国百强县,先后荣获中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文化先进县。 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工业百强县。2020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当然,桓台县人杰地灵,自古至今名人辈出,尤其是在近当代,出了两位重要名人,一位曾当选中顾委委员、一位是海军少将,他们是谁?至于他们有什么样的传奇经历,我们一一道来。
第一位:王幼平
据资料记载显示,王幼平(1910~1995)本名王际坦。山东桓台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国民党第26路军中共士兵支部负责人。参与宁都起义的组织工作,同年12月宁都起义后参加红军,历任红5军团排长、连长、科长、第14师处长、师党务委员会委员、军委干部团上干队支部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驻罗马尼亚、挪威、肯尼亚、古巴等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王幼平学生时期参加进步团体“甫晨“书社。1930年秋,随国民党二十六军到达江西;193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七七事变”后,被派往鲁西北,在范筑先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中从事党的作,开辟根据地,组建了拥有6000人的第十支队。任中共鲁西北特委委员、军事部部长、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10支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129师先遣纵队政治部主任、129师新编第8旅政治部主任、城工部部长。坚决贯彻毛泽东主席军事思想和党的统战政策,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和瓦解伪军工作,受到师政委的肯定。解放战争时期,冀南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豫皖苏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5军副政治委员、第5兵团政治部主任。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建国后,1949年11月,他调外交部工作,历任中国驻罗马尼亚、挪威、柬埔寨、古巴、越南、马来西亚和苏联等国大使,在国外工作长达30年。1979年7月,他担任外交部副部长,9月,率团赴莫斯科参加中苏第一次国家关系谈判,在政治斗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他既坚持原则,讲明道理,又利用各种机会,作了许多友好工作。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届代表大会代表和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由军人到大使,由国内到国外,王幼平的工作变了,生活环境变了,但在革命熔炉中铸就的严于律己、不谋私利的优秀品质始终没有变。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王幼平积极开展外事活动,揭露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争取国际支持;个人捐款500元(新币)支援抗美援朝前线。1952年4月,王幼平自罗马尼亚回国参加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随后去东北参观学习。当时,志愿军正在朝鲜与美国侵略军浴血奋战,国内正在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的目标,首先是恢复、改造东北等地的原有企业,兴建一批骨干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更是重中之重。鞍钢等厂矿企业职工们的劳动热情打动了这位大使的心。
七任大使,30年驻外使节,王幼平可谓两袖清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幼平的公私分明、廉洁奉公、一尘不染在整个外交系统是知名的。1962年,外交部建起职工宿舍。此前,王幼平住着自己花钱从王府井附近买的一套宅院。考虑到公家已给自己分配了房子,自己就不应该保留私人住房,王幼平便毅然决定将私人住房交公。外交部副部长耿飚指示总务司“按房论价,给王幼平同志退款”。王幼平坚定地表示:“我是自愿交公,不要房钱。”1967年,王幼平自古巴回国后,让会计将他和夫人在古巴两年半的积蓄全部交公。回国后,他又把存折上的7000元钱交了党费。按当时的物价指数,7000元是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外交部大部分干部的月工资为五六十元。
王幼平参加外交工作之后,每换一个岗位都当一次新兵:大量阅读、摘记驻在国有关材料,将报纸上的有关文章剪下来装订成册。他的写字台上有一个大本子和若干小本子,把看到、听到、想到的事情和问题随时记下来。他十分注意听取参赞、秘书和翻译们的意见。王幼平30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唱了一辈子“新兵歌”的老战士,这也是他事业有成的宝贵经验。1995年3月28日,王幼平在京病逝,终年84岁。中央在总结他的生平时称他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杰出的外交家”。
第二位:魏文徽
1966年出生,桓台县田庄镇史家村人,中共党员,现任东海舰队海军航空兵参谋长,少将军衔,中共十八大代表。自1989年调入“海空雄鹰团”所在师至今,参与了历次军事演习、战斗起飞、护渔护航等重大任务。2015年7月20日下午,海军在北京举行将官军衔晋升仪式。经中央军委批准,92919部队参谋长魏文徽,由海军大校军衔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1984年入伍,先后担任海军航空兵37763部队飞行员、副部队长等职,曾荣立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五次,受部队嘉奖十次,为保卫祖国的领空、领海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奉献。
2003年9月,“海空雄鹰团”在海军率先改装某新型三代战机。魏文徽驾机进行难度系数极大的高空试飞。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和高超的技术,他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超低空、空战和夜间编队等高难课目训练,取得了某型导弹实射百发百中等新机改装纪录,团队连续多年保持“甲类团”。2007年6月,该团专门组建了海军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蓝军分队”,有效解决了“练无形象对手、打无逼真环境”的难题。如今,“蓝军分队”已成为全海军知名的“空中利刃”。2010年7月,该团改装国产某新型三代战机,已过不惑之年的魏文徽主动请缨参加首批改装。当选十八大代表的喜讯传来时,魏文徽正在参加东海舰队组织的复杂电磁环境下实兵实弹演练,新型战机导弹实射命中率达到百分之百。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