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你知道冬至有哪些习俗吗

  每年阳历12月22日前后,便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了。

  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应物极必反之理,此后便是阴阳逆转,白天渐渐变长,黑夜渐渐变短。

  这一天算不算节日呢?

  有两种说法,一说冬至大如年,一说冬至不算节。

  冬至过节源于汉,盛于唐宋,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

  宋《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明代赵可记载:京师最重冬节,不同贵贱,贺者奔走往来。家智置一簿,题名满幅。自正统己巳之变,此礼顿废。

  就是说,京师的人民很看重冬至节,不论贫富贵贱,都要相互往来祝贺,放一本来客登记簿,名字都记满了。己巳之变就是土木堡之变后,就渐渐荒废了。

  可见明以前这个节日还是相当隆重的。

  晚晴杂记《燕京岁时记》记载:冬至,郊天令节,百官呈递贺表。民间不为节,唯食馄饨而已。

  说的是,冬至这天,皇帝祭天,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祝贺问候。民间就不算什么节日了,就吃吃馄饨罢了。

  冬至这一天到底吃什么?

  大部分北方地区都说吃饺子。是因为流传下来张仲景作“娇耳祛寒汤”为贫苦百姓解饥驱寒的故事,所以现在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北京地区流传的民谚,“冬至馄饨夏至面”,可见冬至那里流行的是吃馄饨。

  在陕北地区,家户冬至常常在锅内将羊头和羊蹄蹄熬的稀烂喷香,名曰:熬冬。可能是要迎接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气,故称之为熬。

  南方地区以吃汤圆居多。

  冬至这一天还有什么活动?

  一到冬至,就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严冬了。就开始数九了,九九八十一,八十一天数完,九个“九”也就数完了。古时人们常绘消寒图用来记录这八十一天。

  一种消寒图是梅花图,画一枝素梅,有八十一瓣花瓣,每天起来点染一瓣,瓣尽而九出。

  一种是写字,将“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双钩,因每字都是九笔,每日安笔顺描一笔,九字写完,九九也都过去了。

  还有一种比较麻烦,画纵横十道线,形成九九八十一个格子,每个格子中画一枚圆形方孔钱状,按照“上点天阴下点晴,左风右雨雪当中”的歌诀,每天在铜钱的不同方位点一笔,既数九,又记录当日的天气,一举两得。

  不知道这些现在淘宝上有没有卖的,好让小朋友们也了解一下我们的传统习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