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文旅这十年:守护文物遗存,活化文物资源

  一直以来,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始终坚持“赓续文明 守正创新”的理念,着力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完成了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在工作中荣获“优秀集体”称号,3名同志被评选为“云南省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突出贡献先进个人”,3名同志获得“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提升腾冲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和打造“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上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腾冲市正在积极开展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

  

  △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艾兴荣获“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强化安全保护措施,文物保护局面切实改善,保护之路越走越宽。

  强宣传:围绕《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多形式、多平台、多渠道进行普及教育,不断增强全民文物安全保护意识。将文物保护工作主动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工作当中。

  

  重保护: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为基础,全面提升文物安全人防、物防、技防水平。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提高文物保护基础。仅2019年来,就争取整合各级文物和有关部门项目资金8720万元,先后实施了和顺图书馆三期修缮、绮罗文昌宫防雷、滇西抗战纪念馆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艾思奇纪念馆展陈、国殇墓园安防设备建设、“美丽县城”省级文保单位消防设施建设、腾冲文庙二期修缮等多个项目。其中国殇墓园石质文物保护工程等被省文物局列为示范工程。

  

  突出改革创新,文物活起来成效显著,群众爱国热情不断激发

  在全省文旅系统中率先实现机构、人员等方面的深度整合,工作中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原则,着力把腾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嵌入旅游开发,着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不仅圆满完成了首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还组织开展了腾冲市文化旅游特色资源普查工作,积极参与全市乡村振兴工作。

  

  文物资源利用方式渐趋多元,文物“活起来”融入大众生活

  优势资源重点发力,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腾冲宣传和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腾冲市共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其中: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顺图书馆、李根源旧居和艾思奇故居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功能明显。

  

  △依托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开展“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忠魂归国——中国远征军抗日阵亡将士公祭”、小小讲解员、爱国主义教育宣讲等主题活动。

  

  △和顺图书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和顺讲堂”、公益培训班等主题活动。

  

  △李根源旧居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利用馆内陈列的书画、碑刻、图片向广大观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李根源先生爱国爱乡精神宣传。

  

  △艾思奇故居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教育基地作用,宣传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近3年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近15万余人次,近百家媒体、电视台到馆拍摄;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先后有130家机关、团体到艾思奇故居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文庙:充分利用现有古建筑群乡贤祠、名宦祠、大成门、东屋、西屋、大成殿、启圣宫研究中原文化在腾冲的传播。以重要节日、纪念日为节点,举办“成人礼”“开笔礼”“祭孔大典”“送春联”等一系列传统文化活动。

  文博文创产品的开发利用不断升级

  2017年滇西抗战纪念馆被公布为云南省文创产品试点单位。2018年初腾冲市文旅局即委托第三方开展滇西抗战纪念馆文创产品的设计、生产及销售。先后推出了远征军系列、中国胜利系列、飞虎队系列、银杏系列等31个系列420余件套单品(单件1796件)。产品包括文具、生活用品、明信片、益智玩具、电子产品、首饰品、工艺品、纪念品等八个大种类。自2018年5月到目前为止,累计销售单品8.42万件,销售总额达到414.33万元。2021年应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的邀请共同签署IP文创合作协议,并优选50余套文创产品到沪进行交流展览,深受当地广大群众和媒体的关注和喜爱。

  

  目前,市博物馆正在围绕文物资源、自然风光、非遗文化等资源重点开发旅游纪念品(如数码、工艺品摆件、数码、礼品、化妆品等)、文创食品(雪糕等)、数字化文创(博物馆实景VR3D沉浸式互动体验厅)、文化体验(博物馆实景剧本杀游戏等)。并计划开展非遗体验活动,开展线上直播售卖,最大程度地宣传腾冲为商品引流。

  

  严守安全底线,安全责任履行到位,疫情防控成效明显。

  近5年来,腾冲市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安全有序,未发生任何安全、质量责任事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和推动复工复产复业工作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市文旅系统反应迅速、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有力有序,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好游客接待的同时,有序推进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企业流量监测、预约进入、清洁消毒、体温测量、出入码及健康码扫码登记等日常防控措施有效落实,确保了全市文化旅游公共场所“零感染”“零扩散”。

  

  未来,腾冲文物保护工作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利用,全面深化中华文明认知,全面提高素质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提供坚强支撑,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作出积极贡献。

  

  01先进荣誉

  2013年“和顺图书馆景山楼恢复重建工程”被评为云南省优良示范工程并在全省推广;

  2017年荣获“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优秀集体”;

  2018年滇西抗战纪念馆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

  02基地授牌

  2014年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被国台办公布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2014年,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设施、遗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