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史记

  在位十六年的大汉帝国一号首长刘启驾崩,年仅16岁的高一新生刘彻成为帝国新的掌舵人。(家庭背景很重要,比你努力更重要。)

  刘彻并非长子,能登上帝位,得益于有个能力很强的母亲—王娡。(父母是影响子女一生最重要的人。)

  

  怎么回事?得从王娡的母亲、刘彻的外婆说起,王娡母亲名叫臧儿,是当年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之一燕王臧荼的亲孙女。

  你想想,王爷的孙女,那肯定从小穿的是绸,吃的是油,过的是人上人的日子,走到那都是高人一等,享福享惯了的。

  可是,后来由于臧荼反叛,被高祖刘邦所杀,从此臧儿一家家道中落,从天堂跌落凡尘,从富贵人家的小姐变成了一个叫“富贵人家”歌厅的小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因此臧儿只能嫁给平民王仲为妻,并生下一子二女,其中长女就是王娡。

  可没过几年安稳日子,王仲就死了,臧儿成了小寡妇,日子过得更艰难,所以臧儿并不想什么从一而终,当啥贞节烈女,汉朝对于贞节这事没这么看重,所以臧儿还是想往前走一步。(古代妻凭夫贵,没有了男人,女人啥也不是)

  臧儿带着王娡改嫁给了一户姓田的人家,并为其生下两个儿子,田蚡、田胜。

  

  王娡成年后,臧儿似乎认命了,贫困的生活已把自己折腾得筋疲力尽,只能把女儿王娡嫁给一个叫金王孙的普通农民,生下一女,过着清贫的日子。

  如果大家就这样过下去,汉武帝刘彻可能就登不上历史舞台,大汉帝国的命运也会不同,但是往往历史的走向会受到一些不起眼小人物的影响。

  这个人是一个相士,唤做姚翁。

  一日,臧儿带着女儿去请其看相,姚翁一阵夜观天象,掐指一算,告诉臧儿,王娡是个大富大贵之人,将来会生下天子。(这种心理暗示还是挺有用的)

  臧儿听完之后大喜过望,心底瞬间就燃起了那股想恢复家族荣耀的火焰,王娡也想试一试,于是臧儿把王娡从夫家强行接了回来,然后托关系把王娡送给了当时的太子刘启。(从古至今,女人靠身体上位,的确是一条捷径)

  也就是说,刘启其实是找了一个并未离婚还有孩子的有夫之妇,自己算是第三者插足,这要放在现在,肯定会如戴局、陈区长之流被放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属于乱搞男女关系。

  自从王娡跟了刘启以后,没想到这有过婚姻经验的就是不一样,花样不断,丰富多彩,伺候的挺好,很得刘启宠爱,共为刘启生下了三女一男,这一男就是刘彻。

  当时,刘启立长子刘荣为太子,封刘彻为胶东王。

  

  刘启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太子刘荣,等太子登基后立自己女儿为皇后。可是,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不乐意,因为刘嫖老给自己老公刘启介绍美女,破坏自己的幸福婚姻生活,所以栗姬早就恨透了长公主,这本来是一件强强联手对双方都有益的事,可是愚蠢的栗姬因为一时的意气,严词拒绝了刘嫖的提亲要求。(在没有能力的时候,一时意气,虽然出了一口恶气,但是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长公主刘嫖遭到了拒绝,很是恼怒,这时王娡却主动凑上前来,想与长公主结成亲家,并且刘彻这小子虽然小小年纪,还来了个神助攻,表示如果自己娶了阿娇的话,今后要造一栋大大的金屋给阿娇住,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刘嫖两厢一对比,觉得上赶的不是买卖,决定把女儿嫁给刘彻。

  女婿角色变了,那当然得捧自家人了,就经常在自己胞弟刘启面前说栗姬和太子刘荣的坏话,转头夸赞刘彻聪明伶俐,时间一长,刘启就对栗姬和太子产生厌恶感。(人往往会选择相信自己亲近的人,就算事实不是这样)

  但是废掉太子,还需要静静等待时机。

  公元前151年,汉景帝废掉了原来无子无宠的薄皇后,王娡敏锐的感觉到机会来了,暗中指使大臣,奏请皇帝立太子的母亲栗姬为皇后,景帝大怒,随即废掉了太子刘荣。(领导提拔你,那是对你的恩典,不提拔你,你就不能硬要)

  由于长公主长期的吹风,加上王娡平时又装得乖巧可人,所以被顺利立为皇后,刘彻被立为太子。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