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军门”是多大的官?什么级别的才能称之为“军门”?

  在清朝两个互相认识普通老百姓在街上碰面,都要相互行礼,以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尊重。在平民之间尚且如此,在官场中更甚,下级官员碰见自己的上司一般不会直呼官名,而是以别称代替以表示自己对上司的尊重。

  如和珅为文华殿大学士一般称呼“和中堂”不会叫和大学士,再者如封疆大吏中总督称制台或者部堂,巡抚称抚台,那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军门”是多大的官呢?

  满清入关之后,为了防止动乱,朝廷会把精锐的八旗兵和收编的绿营兵分派到各要地驻守,其中一个省或者数省的绿营兵的最高指挥官就是提督,“军门”其实和“抚台”、“中堂”一样,只是提督的一种别称,提督的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提督在清朝为从一品武官,虽然是一品大员,但是提督会受到驻地二品总督和巡抚的节制。

  在清朝提督可以分为陆路提督、水师提督还有一个专职的九门提督,全国共有十二个陆路提督和三个水师提督(长江、福建、广东)。一般来讲提督数量是固定的,随着军功的累加,正二品总兵按规矩是应该升任提督的,由于没有空位置,朝廷只好给总兵加一个提督衔,让其有提督的名分,说白了就是个“后补提督”,这和“协办大学士”是后补大学士是一个道理。

  还有的地方,不设总督只设巡抚,这时候巡抚一般会兼任提督的职位。因此各省提督和水师提督,或者加了提督衔的总兵才能被称为“军门",而巡抚兼职提督的称呼“抚台”不称军门,九门提督是负责皇城警戒的,一般由皇帝本人的亲信重臣出任,也不称呼军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