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昨天,我们一起读了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今天,有感于余华的《活着》,亮子深度解析一下人活着的意义。既然每个人注定要死亡,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努力活着呢?
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他人。
生命存在的合理性,来自于被需要。离开,有时候并不是你做错了什么,只是你不再被需要了。天黑了,人民不需要白天,天亮了,大家又不留恋黑夜了。不管是产品,还是人都一样,当人民需要你的时候,自然会有人留下你。

从物质上、感情上、成就上,来帮助他人。其中,通过科学、哲学、艺术的成就,来揭开他人的无知,帮助他人得到新知,把自己真正的生命价值,舍予更多的人,甚至全人类。做出一些就成,才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价值。是每一个人应该去追求的方向与目标。
其实大部分人都太过于高看自己了。
这种高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看了生的意义,二是高看了自己的智慧。一个残酷的真相是,生死本身就是随机的,并没有什么神谕、天降伟人、一路锦鲤可言。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愉快。人生悲观本身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都是莫名其妙的,就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没人问过你乐不乐意,你也没有任何选择权来决定。
在被迫生下来后,你可能又会莫名其妙的离开这个世界,或是疾病,或是意外,又或者是他杀。
而人类自觉最幸福的结局是自然死亡。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其实开始与结束并不痛苦,痛苦的是过程本身。就生命的过程而言,每个人都是一名囚犯。就算你富足如巴菲特,强权痛苦的是过程本身。就生命的过程而言,每个人都是一名囚犯。就算你富足如美国总统,也依然无法逃脱这个自然界的终极法则。

人类的第一层囚笼是生死,第二层囚笼就是社会,第三层囚笼则是自己的认知。
可悲的一点是,有人居然觉得自己可以认知这个世界,他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人这一生其实从来没有在真实的世界里活过。
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你认知的国度。不是你命名了宇宙,宇宙就必须那样,不是你命名了人生,人生就如你所想,也不是你命名了真理,真理就存在于世上。
我们活在真实世界的影子里,一生受限于自己的生命、社会的束缚和目光的短浅。

经常有人会问,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其实大部分书籍都是向内自建牢笼的。目的就是让你成为他们期待的人。但即使是这样,大部分人也依然做不到,能在一生中将人类文明中所有书籍看完,暂且先不说人类文明,连中国文明,或者说读完教科书,其实都相当费劲,这便是大部分人一生的真实写照。
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看,我们本就是猿猴的异状。搞笑的是,自从人类拥有智慧之后,却总是在强调什么人道,什么尊严。可实际上,大自然并没有因此而宽待我们。我们一如既往未曾改变过,可以说完全是运气,创造了生命与我们。

是啊!万物皆为尘埃,人的存在根本不值一提。
放眼到整个宇宙,人类文明的诞生与毁灭,都不会对他产生丝毫影响。宇宙中每天都会有无数地球的诞生和泯灭,只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罢了。
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有疑惑,那么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呢?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真的没有。
但若从感性角度去看,要想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就是去帮助别人,成为别人需要的人。
当你被别人需要时,你就会有无限的动力。
你也可以看看亮子《如何致富系列》,找到成为别人需要人的方法。
生命的珍贵,在于不能重来,生命的无常,源于瞬息万变,生命的精彩,来自于奋斗过程。生命的意义就是生动地活着。
愿屏幕前的你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能从生活中看到燃起的希望。

余华的《活着》是人生不可不读的一部经典,它告诉你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人到了每一个阶段,活着的目标和方向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老年的福贵在沉默和孤独里,和老牛作伴。

这个年龄的人活着,其实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他不用为了自己而活,也不用为家人而活,而是为活着而活着。
哪怕历经生死、遇到再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福贵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选择了好好活着,用坦然的心态,踏踏实实过好余生的每一天。

原来,《活着》便是最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
人生就应该不停地追求一种挑战,生活本是困难的,福贵是平凡生活中的写照,每一次打击,他都坚强地挺过,当徘徊在痛苦的边缘时,不如硬着头皮撑下去,他有过幸福,有过快乐,足以。

《活着》这本书小编读过很多次,每一次都深有体会,被深深触动。
现在小店做活动,49元,一包烟不到的价格,就能入手精装4套:《百年孤独》+《人间失格》+《活着》+《霍乱时期的爱情》,就能让你看清自己、看清人生!人间,苦又如何?“我来人间享爱恋,我来人间享自由”。
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