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如兰认为低嫁能过好日子有多蠢,她平嫁高嫁都能过得好
《知否》有关的文章,我看了不少别人的评价,有不少人都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如兰的性子只适合低嫁,不适合平嫁或者高嫁,我对这样的观点表示否定。
低嫁、平嫁、高嫁看得是男人的人品,婆家的门风。

盛紘和长柏是在两个部门,他们跟着上司在宫变的时候表现很好,在还没有认识顾廷烨的时候,盛紘已经是四品御史大夫了,长柏在先帝活着的时候,两次奏对都被皇帝夸过,如兰的舅舅只比盛紘低一级而已,如兰的嫡女身份嫁个门当户对的优秀男子完全没问题。
不是每家都像宁远侯府那样污遭,不是每个高门婆婆都是袁夫人那样坏的,也不是个个都如梁晗一般好色。
从后面明兰所结交的人家,有略低于盛家门户的,或者略高于盛家门户的,有和盛家差不多的门户的,她们中大多都是明理的好人家,绝对不是袁夫人那种恶婆婆。

如兰的性子能力做不了嫡长媳,但是可以做嫡次媳妇呀,好人家讲究互相扶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好人家讲究家族面子,大家夫人讲究名声,越是高门大户越是注重名声,刻薄婆婆袁夫人只是一个例外而已。
我来说一下原著中的几个婆婆:
平宁郡主那样强势的也没有刻薄儿媳妇,前提是必须是她选择的儿媳妇。
庆宁大长公主给自己的嫡三子娶了一个九品教谕的嫡女为平妻,也没刻薄人家小门户嫡女。
王舅妈折腾康元儿,是因为康元儿不尊重她,且她恨康王氏,她本人还很可惜错过了如兰这个稳重的儿媳妇。

小沈氏那样的女孩子家教还不一定比盛家好,他嫁给郑家也没被欺负。
小秦氏再恨明兰,她对自己的儿媳妇还是不错的。
顾廷烨的几个堂嫂都是明理的好人,肯定也不会刻薄儿媳妇。
薄老夫人,卢老夫人,伏家,耿段钟刘几位夫人,这些人从言谈举止来看都是好婆婆。
可见门当户对的婆婆,高门婆婆大部分都是好的,袁家婆婆真的是个例外,袁夫人在整个上流社会名声很差的。
如兰在低嫁之后都能牢牢守着规矩,晨昏定省,平嫁高嫁的晨昏定省也不算吃亏吧,而且有些人家也会免站规矩的。

王氏在管家理财方面连明兰都暗暗佩服,如兰虽然没有学宅斗心机,但是她管家理财的本领不比明兰差,从喜鹊的忠心来看,如兰的御下能力也不比明兰差,如兰比明兰差的只是宅斗心机,而不是每家都需要宅斗的。
如兰的家世才能品性足够胜任世家大族里的除嫡长媳以外的正房大娘子,任何一家都比文家强,哪怕是别家嫡次子不是很优秀,至少能继承一部分产业,不至于太穷,如兰所生的孩子们的起点也比文家高,即便丈夫平庸,至少家财富裕,可依靠家族,婆婆明理,门风好,还很容易培养下一代。
如兰只看到华兰婆婆厉害,高嫁了娘家护不住她,低嫁了有娘家可以依靠,婆家不敢欺负她,却没想过与其找个不敢欺负她的婆家,不如找个不会欺负她的婆家。

如兰回门的时候墨兰说最起码她靠得是夫家,而如兰拿着盛家的钱养活男人一大家子,真真是赔钱货。
如兰低嫁了文家,物质生活差,精神生活也没好了,她没从丈夫身上得到任何东西,地位没有,尊严也没有,被婆婆磋磨,爱情是假的,嫁妆也赔进去了,丈夫纳妾宠妾的钱恐怕也得她出。
低门小户里的婆婆很多都没有文化,她们没有经历过家族经营,并不知道名声需要维护,如何恰当的社交,在如兰听说文家母刻薄的时候,就应该终止交往了。

如兰高嫁平嫁也能过上好日子,这个主要看男人的人品,婆家的家风,婆婆的品行。如兰没有心机,并不代表一辈子没心机,待人接物的能力总是要一点点成长起来的。
如兰心直口快,是被王氏保护得太好了,其实如兰很聪明,不是人人都像明兰那般智慧的,你们看如兰婚后以后都很少说话,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她心里门儿清的。
如兰嫁人的时候只有十六岁,温室里的花朵,年纪小经历少,她不是天生蠢,同父同母的长柏华兰都那么聪明,如兰的底子也不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