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双十一的购物清单,你会为五斗米折腰吗?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正在热热闹闹的披荆斩棘而来,这个大促,你会加入其中吗?

  曾经有个段子调侃,很难有一种活动,商家和买家都觉得赚了,你觉得谁赚了呢?

  答案不言而喻。

  只是今年,我愈发觉得,要买的东西越来越少,都是一些日常用品,用来囤货的。

  大家对双十一的热情消失了吗?还是越来越理性消费了?还是不得不理性消费了,因为确实囊中羞涩了?

  时间倒退回三年前,谁都不会预料到,全世界的经济因为一场疫情停摆,欧洲在闹能源危机,俄乌战争依旧没有停火,我们以内循环和国际外循环并行的方式稳步前行。

  大家的钱袋子不及以前鼓了,是事实。连年轻人都开始喜欢买临期食品了。

  世界好像以这种方式,来令我们反思,我们是不是哪里做错了什么?环境污染?经济泡沫太大?时间飞快,你来不及思考已经被推着向前了,因为大家都是卷着前行的。

  细数一下今年的购物清单,我发现自己删减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以往的包包还想换新,今年想想算了。口红够用就好,鞋子够穿就好,不急着换新款。

  老一辈那种勤俭持家的习惯,又重新回归,买的都是一些生活必需品。

  这几年,“断舍离”被提及得很多,如果让你把生活必需品用一个箱子装满,或许你会发现,我们的负重还真的挺多的,一柜子的衣服,最终能放进箱子里的不过是那几件最有实用价值的。小礼服什么的,多数时候只是在落灰而已。

  大家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赚钱,攒钱,捂紧钱袋了。

  生活仿佛倒退回了曾经,艰苦朴素的年代了。

  你会为五斗米折腰吗?

  生活中,我们都有为钱发愁的时候吧,想买的东西,因为囊中羞涩只能忍痛割爱。

  我很清楚地记得,公司楼下有一家高级定制的服装店,有一年夏天在橱窗摆出了一条很漂亮的裙子,白色桑蚕丝面料,上面印有大小不同的黑色波点,经典的法式风情,当时一眼看中,也去店里试穿了一下,高腰的设计,很显腰身,我心动了。

  一问价格,6000多,我满心的欢喜瞬间凉了个底朝天,尴尬地说,我再考虑一下。

  很多时候,一条裙子就验证了你的生活水准,那一刻,我深深感到赚钱的重要性。

  后来,那条裙子一直摆在橱窗那,我每次路过都会看几眼,以激励自己。后来夏天快过去了,裙子降价到了3600元,我想可以负担得起了,但是却没了当初的热情。

  开始考虑性价比,是否值得。

  很多时候,购物需要冲动。

  我在SKP的几次冲动消费之后,新鲜感也很快就消散了,觉得并不值得。

  反而是出差时,在深圳的商场买的一双休闲鞋,穿了好久,连出国旅行都被同行的人询问,哪里买的。

  后来因为穿得太频繁,很快就寿终正寝了。它的价格并不高,平价,却穿得很好,只是我再也没有遇到类似舒适又好看的鞋子了。

  我们都爱精致生活,很多时候,精致代表着一种品味,彰显着社会地位,然而精致是否都要用钱堆砌?

  未必,虽然大多时候,的确没有money,我们很难达到理想的生活水准。

  但是我前不久在一则短视频中看到,一位父亲在一个低矮的房子里,为小女儿搭建了一座城堡,虽然很简陋,但是温馨的布置,就是一种精致,因为它填补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也许她不能拥有昂贵的礼物,也没去过迪士尼,但是爸爸亲手搭建的城堡,足以让小姑娘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总有一些东西,是钱买不到的。

  与其用三四千元买一件奢牌的T恤,我更愿意用它换来一次旅行,或者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当然,没有达到那个消费层级,也许根本无法体会,消费的乐趣。但是同样的价位,我会选择能带来更持久快乐的消费,而不是一次短暂的多巴胺分泌。

  延迟满足,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种自我治愈的过程。

  精致生活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是精致的标准可以因人而异,不必过分苛求,毕竟内心的富足,要远比物质的丰盛更有意义。

  做一个精神上的富翁,可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理想境界呢!

  今天,你的内心富足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