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张若昀主演,《雪中悍刀行》和《庆余年》的差距为何那么大

  说实话,这几年,古装剧是越来越没有原来的味道了。

  不管是玄幻武侠,还是宫廷权谋,都不约而同地失了水准。

  要么,剧情寡淡如水。

  要么,人设精神分裂。

  要么,制作低幼可笑,让人禁不住唏嘘不已。

  

  但不管怎样,可入观众法眼的却还是出了寥寥数部。

  而这其中,便包括《雪中悍刀行》和《庆余年》。

  虽然,这两部剧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不得不说,同样是古装剧,同样是由张若昀担当主演,这两部剧放在一起,差距马上就出来了。

  

  在《雪中悍刀行》刚刚播出的,有关该剧的慢动作打戏,便被网友纷纷拿出来诟病。

  说实话,现在看香港老电影时,如《倩女幽魂》,《东邪西毒》等,在打戏动作上也会出现适当的慢动作。

  

  为此,观众并不介怀,甚至,有时候觉得适当的慢动作,还能让整部影片从内到外,透露出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高级感。

  但为何偏偏到了《雪中悍刀行》中,慢动作的打斗,观众便不买账了呢!

  其实,理由很简单。

  

  那就是慢动作用得太过频繁了,且用法太乱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完全可以把《雪中悍刀行》中,那场打斗比较多的芦苇荡刺杀徐凤年的戏。

  还有《庆余年》当中,牛栏街刺杀范闲案放在一起看。

  芦苇荡刺杀徐凤年那场戏,人物虽然很多,打戏场面十分宏大。

  

  但看过剧的观众都知道,打戏场面不是添加了一些特效作为看点,便是以轻盈的飞身翻转,亦或让人看着着急的慢动作来填充。

  空灵飘逸感十足,却欠缺了让人看过热血激荡的灵魂力量。

  所以,整体效果,观感欠佳。

  

  但《庆余年》里的牛栏街刺杀戏,虽然,人物很少,也运用了一些慢动作。

  比如:控制程巨树那两个女孩子,飞檐走壁追赶范闲的样子。

  但真正激烈打斗的时候,范闲,滕梓荆还有程巨树的动作,都经过精心的设计。

  

  并且,有拳拳到肉的真实感,给人一种心潮澎湃的震撼感。

  而用到慢动作的时候,都是为了提升人物形象,让角色的忠勇精神更加突出的。

  所以,在打戏动作上,《雪中悍刀行》和《庆余年》,在本质上是有巨大差异的。

  一部剧,若是能达到可以让观众共情的地步。

  甚至,为了它的喜而禁不住地展开姨母笑。

  

  为了它的悲,而抑制不住地嚎啕大哭,苗相信,它必定已然成功了一半。

  反之,便会给观众一种不痛不痒,不咸不淡,看不看都行的既视感。

  虽然,《雪中悍刀行》苗从头看到尾,但想要追求的,也只不过是想看到男主真正崛起的高光时刻。

  然而,直到大结局,男主徐凤年完全凭借自己去完成的事儿,一件也没有出现。

  

  就连给母亲报仇,都是借了邓太阿的剑,李淳罡的助力,才算勉强成功的。

  但这都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在整个这部剧里,竟然没有一个场景,是令苗可以拿出来反复品味,不断回味的经典桥段。

  但《庆余年》里,却有很多让人过目难忘的大场面,直到此时,每每再回忆起来,仍然,或感动,或震撼,或开怀的刺激着苗的记忆神经。

  

  那么,两部都属于古装剧,都带着些许权谋,又都是张若昀担当的主演,为什么会给人留下如此割裂的既视感呢?

  其实,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情感触碰上的深浅之分。

  咱们,还拿芦苇荡刺杀和牛栏街刺杀来对照说明。

  芦苇荡刺杀,令人潸然泪下的点,几乎全在吕钱塘身上。

  

  他曾经以“林探花”的身份刺杀徐凤年。

  当然了,刺杀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可以免遭战事。

  这样的立意点本就很高,说明,吕钱塘根本就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

  但吕钱塘的对徐凤年的低头,根源是徐骁,以他全家人的性命作为交换,他这才不得不跟着徐凤年。

  

  说实话,这种所谓的追随,本就带着一丝利益交换的既视感,咱们不能说谁对谁错,但他和徐凤年之间,总像是隔着十万八千里。

  身体在一处,心却从未曾在一起过。

  哪怕是后来,吕钱塘的家人得救了,他还是跟着徐凤年的理由是证明自己不是个废物,他终于诚信守诺了一次,只不过,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

  

  即使是芦苇荡刺杀结束,吕钱塘死得悲壮惨烈,但多多少少,还是缺乏了一些,他和徐凤年之间的那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所以,整体看来,这段感情升华得有些生硬,并不算成功。

  但牛栏街刺杀范闲的戏码,却令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其实,仔细想想,滕梓荆和吕钱塘很像。

  滕梓荆和范闲的第一次见面,同样是刺杀戏码。

  

  而滕梓荆再次找上范闲也是为了寻求家人信息。

  说白了,滕梓荆和吕钱塘帮助男主,都是另有目的的。

  而最大的不同是,范闲用自己善良大度,包容明理,不计前嫌的德行,感动了滕梓荆。

  本来,滕梓荆找到妻子孩子之后,完全可以全身而退,但为了护范闲一时安好,明知道京都危机重重,随时有殒命的可能,他还是为了范闲肝脑涂地地留了下来。

  

  特别是在牛栏街刺杀的时候,之前,还口口声声说,一旦有危险,他会立马就跑的。

  可是,即使是范闲拼了性命,想让滕梓荆逃离,他还是选择了跟他一同面对。

  说实话,这种明知道前路艰难险阻,但还是为了你一往无前的情感触碰,完完全全能勾起观众的泪点,引起大家的共鸣。

  

  若是说,在情感触碰上,《雪中悍刀行》仅仅只是浅尝辄止,浮于表面的表达了一下。

  让大家看个热闹,便忘了吧!

  那么,《庆余年》便是戳中内心,直击灵魂的深刻释放了一把。

  让观众在心情激荡里,自然而然的潸然泪下。

  

  不管是《雪中悍刀行》还是《庆余年》,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

  那就是人物角色饱满,个性鲜明,哪怕是配角都各有千秋,且讨喜。

  这在一般的电视剧中是很少见的。

  

  但苗说实话,在全质疑《雪中悍刀行》中女主的时候,苗却在质疑男主的人设。

  从开始看不惯他一幅高高在上,甚至,连父亲都可以追着打的嚣张模样。

  再到后来,看他在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打戏中,用冷眼旁观的方式,展示着他沉着冷静的欠揍之姿。

  真是一点一点地败坏了,徐凤年的人设。

  

  特别是芦苇荡刺杀的时候,所有人都在为了保护他而拼命,徐凤年却只是端端正正地站在那里,不回避,不帮忙,眼睁睁地看着惨剧发生。

  大结局时也一样,为了帮助徐凤年给母亲报仇,陈芝豹,南宫仆射千里迢迢的都来了。

  徐家的其他兄弟姐妹也都悉数到场,拼命厮杀。

  

  只有不会武功的徐脂虎在一旁看着,可徐凤年就是不出手。

  哎!这一段戏码,徐凤年的表现,真的令人失望透顶。

  返回来,我们再看《庆余年》里的范闲。

  在儋州时,为了一个给家里送菜的仆人,范闲不惜以身涉嫌,哪怕明知道有生命危险,也要前去解救。

  对待滕梓荆,范闲也一片赤诚,真心以对。

  

  在牛栏街刺杀的时候,拼尽所有力气,想要控制住程巨树,目的,也是想让滕梓荆尽快逃跑。

  为了给滕梓荆报仇,他甚至不惜去杀自己挚爱之人的哥哥,去斗挚爱之人的母亲。

  只有这样,范闲才觉不愧对世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护卫的滕梓荆等等。

  如此一对比,范闲和徐凤年相比,高下立见,谁更讨喜,真是一目了然啊!

  

  以上,便是苗看出的,同样是古装剧,同样是张若昀主演,《雪中悍刀行》和《庆余年》之间的差别。

  大家觉得,除此之外,这两部剧还有什么区别呢?欢迎留言讨论哈!

  (注:理性讨论,出口成脏者请绕行,给网络世界留一片净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