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楚风,只有凯旋归来的将军,没有卧薪尝胆的楚将

  如果说在春秋时期哪个地方的人最有血性的话,这个回答估计很难有个确切的答案。西北秦国的虎狼之名就不说了,燕赵之地也多慷慨之士,即使是现在人印象中文弱的江南地区,当地的民风也颇为彪悍。现在我们提起吴十都会说是鱼米之乡,才子佳人,可是在先秦时期那里的民风之彪悍,血气的充沛,绝对不比任何地方差。比如当年吴王阖闾发军攻打越国,越军被吴军打得大败,这个时候越王勾践竟然在军中挑选了数百名士兵,让他们在两军阵前集体自杀,直接就把吴军镇住了。又比如在吴楚两国的交界处,只因为两个妇女在采桑叶的时候发生了纠纷,然后迅速就由两个女人之间的打斗,演变成了全家人的斗殴,最后更是升级成了边境国家冲突。一言不合拿刀就干,这是那个时代中国华夏先祖民风的标志。

  就因为采桑吵了两句,直接打了一仗。而作为南方的老大哥,楚国。这个彻底将周礼当成废物的国度,一度以野蛮人自居,而且颇为嚣张的宣布老子不讲理的强国,其民风自然也不会跟淳朴挂钩。最鲜明的反映在军事问题上,楚国从当年一个小小的子国一跃成为了南方当之无愧的霸主,其中所经历的艰辛和苦难是可想而知的。楚国从几十里一直扩张到数千里,战争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而楚国人对待战争有一种近乎于狂热的态度。这里的狂热不是说楚国人不怕死,而是说楚国人对于战败者的看法极端。再出国,所有打败仗的将军下场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自杀谢罪。即使是身为楚王也不能幸免,比如当年楚武王征隋时,生了重病,有大神就劝他先回国治病,回头再来继续攻伐,而楚武王表示哪有出征不得胜就回去的道理,于是坚持继续用兵,最后死在了战场上。

  楚武王他不是唯一一个死在战场上的楚王,他的儿子后来的楚文王,也是借息西蔡两国相争而一举吞并了两国的雄主,就因为出征巴国失利,本来想要先回国整顿军队后,再行发兵的楚文王却在回国路上被自己的大臣拦了下来。鬻拳站在城门对楚文王说道,楚国何曾有过战败活着回来的君王。羞怒之下的楚文王只得带领了自己的军队,再次踏上了征途,这一次他挑选的比较弱小的黄国,总算是取得了胜利,但很可惜也与自己的父亲楚武王一样病死在了征途。这两代楚王用自己的生命给楚国立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出征的将军如果战败,就不要想着活着回来。

  楚文王城濮之战中,楚国名将成得臣被晋文公所击败后,倒是想过找人去给楚成王说清,从而保住自己一条命。但楚成王却只是冷酷地对他表示你葬送了那么多楚国勇士的姓命,却没有给他们的死亡带来价值,又有什么脸活着回来。于是,成得臣自杀。在楚成王的晚年大将斗勃在与晋国的战争中,再一次战败,而他的下场与成得臣毫无差别,都是被楚王送了一把宝剑,自裁谢罪。

  当然从史书上,我们并没有看到每一位楚国战败的将军都选择了自杀,但同样的找遍了先秦楚国战争的史书中,我也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楚国的将军在打了一次败仗后,还能够再次出现在战场上。。

  楚怀王是先后与秦国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会战,一次是丹阳之战,楚军被斩首八万。当时楚国的将领是屈匄,史记中说他被秦军俘虏了,但是战国策里却说他自杀了,估计应该是被俘后自杀。反正他用自己的鲜血,继续维持了楚国那一条没有败军之将的铁律。在接下来的蓝田大战中,楚国名将景翠率领的楚军一路杀到了关中腹地,距离咸阳城只有几十里地的蓝田,几乎给秦国带来了一次灭顶的打击。但不幸的是。正当楚军气势如虹的在秦国本土厮杀时,还为两国却直接偷袭了楚国的都城,使得景翠所帅的楚军败北,虽然责任不在景翠,但他也从此再也没能上过战场。

  在接下来的垂沙之战中,齐国联合韩,魏,以三国兵马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楚将唐昧在战败后,也没有活着回到楚国。接着楚怀王的太子在秦国大人志却杀了秦国的大夫,这使得秦国再一次对楚国发动了攻击,秦国斩杀了楚军2万人,楚军大败,为了这一次败仗,大将景缺,也选择了与自己前辈一样的自杀。直到项羽的祖父项燕,甚至包括项羽几乎每一个出国的将领的心目中,他们都不能够经历一次失败,否则他们就必须要以鲜血来洗刷。

  可是这样子做真的好吗?战场上有谁能够保证自己长胜不败,实际上即使在春秋战国数百年时间涌现了无数兵家大师名将,可真正能够做到百战不殆的也是屈指可数。当年邲之战,晋国被楚国击败后,晋厉公也想要杀掉晋国的主将荀林父,可晋国的大臣却对他说,在战场上将军被击败,这是第1回失败,而将军回来后又被自己的君王所杀,这是第2场失败。最终晋厉公选择了赦免晋国的败将。

  即使是素来被认为残暴的秦国,对于败将更是有着宽容的传统。秦穆公时,孟视明、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领,连续数次被晋国击败,但是其秦君依然宽恕了他们,并且给予他们机会,终于让他们带来的秦军击败了晋国。而在商鞅变法后,秦国更是明文规定,不杀败将。比如。长平之战后,王陵等诸多将领被六国打得损兵折将,最后只能狼狈逃回函谷关,但是却并没有受到严惩。吕不伟执政时,大将蒙骜两次被信陵军击败,但他和他的儿子蒙武却依旧有机会领军出征,证明自己的能力。秦始皇时,大将李信自请率大军20万攻打楚国,结果惨败而归,但是后来依旧被秦始皇赋予了镇守西北的重任。当然秦法规定不杀败军之将,可对于那种投降的将领,比如郑安平那类直接灭族。楚人的血气似乎有些过重了,重的不能够给予失败者任何的怜悯,可这个世上有几个人能做到不败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