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为何铁了心跟着美国干?原因在中美的差异上

  为什么日韩对我们越来越仇恨和焦虑,铁了心要跟着美国制裁中国?

  原因很简单。

  看看他们的支柱产业就能明白。

  韩国七大支柱产业:

  第一,汽车制造。第二,电子产业。第三,造船工业。第四,钢铁工业。第五,石油化工。

  日本的六大支柱产业:

  1、汽车制造业。2、半导体产业。3、电子产业。4、数控机床。5、机器人产业。6、视听产业(小电影之类)

  

  先说日韩的关系为何一直不算好?

  原因就是在汽车制造,电子产业,半导体产业等方面,双方存在着严重的竞争。

  以半导体产业为例,日本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半导体产业如日中天,东芝等一众半导体企业完全吊打大洋彼岸的美国对手。连世界第一的英特尔都被日企打的溃不成军,若不是美国出手,现在耳熟能详的美国半导体企业,早就倒在当年那次浪潮当中了。

  

  而为了能够钳制日本,美国才通过资本控制并扶持了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并在不少方面超越了日本。现在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仅仅保留了部分光刻机,以及原材料方面的优势。芯片设计,制造等领域,和欧美韩等相比差了很远。

  虽然美帝对日本釜底抽薪,但美帝是日本的亲爸爸,打了它没商量。韩国后来者居上,在半导体领域超越日本,反而成为日本的眼中钉肉中刺。除了半导体,还有汽车以及电子产业,都是双方咬的比较紧的地方。

  

  竞争压力大,自然看对方不顺眼。

  而日韩看中国,正是如此。

  目前中国十大支柱产业:1.有色金属产业、2.汽车产业、3.钢铁产业、4.装备制造业、5.电子产业、6.纺织业、7.船舶制造业、8.石油化工业、9.房地产业、10.轻工业

  这些产业有不少和日韩重合,并形成了剧烈的竞争关系。以汽车产业为例,当年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风靡一时的韩国车,现在基本上很难见到。原因就是中国本土汽车的崛起,已经从韩国车企手中夺回了这个市场。

  

  和汽车一样的还有曾经被中国女孩竞相追捧的韩流。在一纸禁韩令之后,韩国艺人到中国捞金的路彻底断绝,只能在韩国那方寸之地内卷。

  然而不仅如此,在电子、船舶建造等方面,韩国遭到了中国的全方位竞争。

  同样,日本的优势产业同样面对来自中国同行的巨大挑战。

  目前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二。今年如不出意外,超越日本将会是板上钉钉。实际上,除了视听行业(小电影)行业外,日本的优势产业都在遭受中国越来越大的竞争。

  

  最关键的是,面对中国的竞争,日本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虽然日韩同样内卷,但是面对有着广阔的国内市场,又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力的中国,日韩其实并无多少还手能力。

  所以,日本的人均GDP才从40000多美元降至30000多美元,从高等发达国家退回到中等低等发达国家。甚至已经被刚刚进入发达国家的韩国赶超。

  此前就有人预言说韩国和日本将会成为第一批,被中国这个发达国家粉碎机拉下马的发达国家,绝非是空穴来风。

  

  那有人可能会说为何美国强大日韩却没有敌视美国呢?

  第一、日韩只是美国的小弟,敢朝老大瞪眼睛,那么只有死路一条。想想看,多少日本想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的政客死于非命,就明白了。

  第二、美国的制造业和日韩相差比较远,双方的互补性更强。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等的发达国家,拥有众多高科技,这些高科技是奠定美国如今地位的基础。日韩其实只是在美国科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厦。这如同一直使用美国的底层程序一样,一旦美国断供,那么日韩将会立即趴窝。

  

  第三、美国的财富建立在强大的金融能力上,绝非是依赖制造业,所以美日韩在产业上的矛盾并不是非常突出。

  但中国不然,按照我们的计划,2025年要实现突破的产业:11.新能源产业、12.人工智能产业、13.大飞机产业、14.军工产业、15.芯片产业、16大数据产业、17.数控机床、18.机器人产业、19生物医药、20云计算等

  

  这些方面和日韩有了更多的重合,所以,我们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大。不过,等到我们彻底将日韩甩到身后,拥有当今美国一样超然的地位时,那么日韩也自然而然成为了我们的小弟。不过美帝显然不愿意给我们这个时间,所以才会拉着日韩极力和中国脱钩。现在我们比拼的就是速度,谁能最先完成第四次科技革命,谁就能成为21世纪最强大的国家。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