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轮回是什么?

  学佛的人都知道,佛教是讲轮回的,尽管轮回这个概念并不是佛教的发明,也就是说,轮回这一说法,在佛教诞生以前就已经存在,而佛教所讲的轮回不过是在古印度传统的轮回基础上进行发挥而已。

  佛像因此,佛陀还住世的时候,就曾有比丘向他请教:轮回是什么?

  佛陀很干脆地回答:要在一切处、一切事,一切物中见缘起。

  他的意思是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在轮回。人们之所以感觉到有某种东西轮回,不过是因为他们认识不到缘起,所以,在他们的眼中,往往会想当然地把万事万物的现象,人为(我执)单独或孤立成一件一件的事情,并依此来认识各个事情,于是就这些事情产生了开始和结束等这些概念,进而认为人的生命是代代相续,永不停息的。

  而这样的观点和看法,用佛的话说就是梦想颠倒的世界,也是把空当有,把虚当实。

  也正因为如此,一切众生才从无始时来,一直处于这种梦想颠倒的世界里,而这种世界里的不同因素之间所产生的相互联系,在佛教之中被命名为“业”,即一切行为的集合。

  另外,在不同的集合之间,由于业力习气的缘故,让众生误认为一切所谓的“业”都是相似的,而这种误解,正是人们认为有轮回的真正原因,所以,众生无法解脱,就被认为“堕入轮回”。

  那么,如果轮回只是众生产生的一种假象的话,为什么佛陀还要讲轮回呢?

  其实佛陀讲轮回,并不意味着轮回真的存在,佛之所以讲轮回,不过是为了让人明白缘起的真相。

  也就是说,众生一旦实证了“无我”,也就跳出了轮回了,这也是佛陀说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清静”的道理,换句话说,佛陀的传经教法,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修行者跳出轮回,即跳出由业力习气幻化而成的虚妄颠倒,往生净土的自彼岸世界。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的轮回,其本质就是业,而往生就是众生所生的愿而已。

  而在业与愿之间的关系,在佛教里被称为“非一非异”。

  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的业,其实也是轮回,也是众缘和合而成,当然也是我们常说的缘起。

  所以,对于轮回而言,并没有所谓主体,有人认为有主体,那不过是众生的思维的产物,因为在两个不同集合之间,其实是没有任何两个包含了不同事件的集合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没有那个永恒实体存在,这就是佛说的“无我”。

  换句话说,轮回不过是不同的集合之间有相似性,而生命就像车轮一样,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只是这个原点的位置虽然还是那个位置,但原点已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原点。

  就好比一棵树死去一年后,又在原因的这个地方重新长了一颗一模一样的树,但此树已非彼树,佛讲的轮回也是一样的道理,换句话说,轮回过后的你,尽管依然还要受过去的业而形成的果报,但这个你已经不是原来的你。

  因此,佛陀教众生解脱的法门,其目的就是让一切有情众生跳出轮回,跳出三界六道,不再受到轮回的束缚,而能达到不受轮回束缚的状态,在佛教里称之为“涅槃”。

  所以说,所谓的“涅槃”,其实是跟轮回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即众生修行,证悟不了涅槃,那就堕入轮回,如果证悟涅槃,那么,就不会再受轮回的束缚,更不会再受世间之苦了。

  这就是轮回,也是轮回的真相,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无量寿经》《金刚经》《楞严经》《心经》《大悲心陀罗尼经》《阿弥陀经》《阿含经》《长阿含经》《大念处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