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将至,牢记传统,这一春菜要多吃,健健康康过春天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祭鱼盈浦屿,归雁过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公历02月18日-02月20日,太阳到达330°时交节。它和谷雨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状况的节气。
雨水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的天气已过。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
雨水是在公历每年02月18日-02月20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330°。
2023年雨水时间:02月19日 18:43:49,农历癸卯兔年正月(小)廿九,黄帝纪元4721年01月29日。
虽说“春雨贵如油”,但正如“娘要嫁人”你管不住一样,谁也控制不了雨水节气是否下雨。而且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气候特征,雨水节气亦是如此。雨水节气的南方地区,春色满园,一派春日明媚景象,而此时的北方地区却依旧寒冷。
勤劳智慧的中国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劳作中的过程中,发现雨水时节的气候与似乎影响了谷雨节气的天气,便将之归纳总结成短小精悍,容易传颂的农谚,“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意思是说,如果雨水这天真的下了雨的话,那么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至少到谷雨节气都是昏昏沉沉的,甚至可能见不了几天太阳。反之,则会以晴好的天气为主。
雨水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后,由于温度回升,水獭开始捕鱼,并将猎物置于岸上,郑重得就像是在祭祀一样;五日后,大雁等候鸟也因感知到春信而飞回北方;十日后,草木也在细雨的滋润下,爆出新的嫩芽。
(1) 撞摆寄:
客家人流行雨水撞摆寄,即拦住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不管男女,并把儿子或女儿按压在地,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简单点讲,就是给自己的娃找干爹、干妈。客家人认为,这样可以让儿女顺利、健康地成长。
(2) 占稻色:
过去,每逢雨水时节,华南江南等稻产区还流行占稻色,即用爆出来米花的大小与颜色来预判当年稻田的丰与歉。南宋范成大就曾在自己所著的地方志《吴郡志》中详细记载了这一习俗:“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曰米花。”范成大还留下了“捻粉团栾意,熬稃腷膊声”的传世诗句。
由于雨水时节容易出现倒春寒,专家建议,此时应该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多汁水果补充人体水分,可多食红枣、莲子、韭菜、菠菜、柑橘、蜂蜜、甘蔗等。此外,还得要少吃海鲜、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羊肉、荔枝等温热之品也应一并少吃。
而香椿也是一种很适合雨水节气食用的食物。香椿,又称香椿,是香椿树的嫩芽。传统医学认为,香椿性凉,味苦涩,归肝、胃、肾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利尿、止血利气的功效,由于价格昂贵,被誉为“春芽刺客”。现代研究也表明,香椿中含有相当多的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适量摄入这些营养成分,可以健脾开胃,增加食欲。
雨水时节,由于容易降雨外,也容易倒春寒。这对于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和小孩来说是一道坎,如老年人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小孩则容易因为着凉而感冒、发烧。
此时,就不得不佩服我们先贤的智慧了,他们提出了“春捂”的概念,即春日要捂得严严的,切不可因为气温的骤增而随意脱衣。此概念与“秋冻”相对。而且“春捂”也是有窍门的,不可上下同捂,而应该下厚上薄,尤其要保护好背、腹、足底,尽量避免这些部位少着凉。
本文系岐黄问答独家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
今日互动:雨水时节,你家乡还有什么别的习俗吗?要吃什么特别的东西吗?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