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故事,让你明白真正的爱情

  #阿尔茨海默病3个认知误区#

  上一篇:“双面人”,不是双子座的专利

  |专栏:何方集

  |作者:胖嘟小方

  |编辑:奉山公

  |出品:喜喳喳有声剧社

  戴望舒曾经说过:“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却想说:“忘掉春天走过的路,拥抱秋天留下的山。”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爱情是什么?是纸短情长?还是轰轰烈烈?

  在世俗的眼光中,周恩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但在周恩来眼中,小超才是那个能与他一起经受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的终身伴侣。

  无论是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亦或是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无论年长无关分别,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既具有中国传统夫妻含蓄的关怀体贴,又饱含欧洲罗曼蒂克般对爱的执着奔放。

  在他们的书信中“吻你”和“想你”这般字眼处处可见,更有“望你珍摄”、“情长纸短”般的情话绵绵。

  周恩来和邓颖超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恋成为伴侣,两人之间既是夫妻又是战友,他们的感情不只是个人之间的相爱,更是为了理想走到了一起。

  周恩来和邓颖超做了51年的夫妻,那个年代,没有鲜花、没有钻戒、没有誓言,一牵手就是一辈子。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那种焦急的等待,终会在得到的瞬间被喜悦冲走。

  纪录片《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真实地展现了一段相伴一生的动人爱情,两个人,两只狗,一个普通的庭院,质朴却又充满快乐。

  镜头中的爷爷奶奶出门时总喜欢穿情侣装,奶奶去溪边洗东西,爷爷就偷偷蹲在岸边丢小石子逗奶奶,溅了一身水的奶奶端着水一路小跑,追着爷爷泼回去又逃跑了,俩人玩的不亦乐乎。

  奶奶起夜上厕所,拉着爷爷说:“千万不要走开啊,我会害怕,你给我唱歌吧。”爷爷就真的在门外唱起了小调给奶奶壮胆。

  可惜最终爷爷还是先走了一步,镜头的最后,奶奶独自一人坐在墓碑前轻声陪爷爷说话,等她起身离开时,没走两步又回头看看,边哭边走,直到走不动为止,坐下来开始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

  时间是爱情最好的见证人,两情相悦需要长相厮守的考验。没有刻意的煽情,有的只是平淡的日常,很多人都向往那种即使老了,也能嬉笑怒骂,相濡以沫的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中国人在爱情的篇章中贡献出不少优美的诗句。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恋恋记事本》,和《了不起的盖茨比》有些类似,都是讲述了一个富家女和一个穷小子之间的故事,但结局却大相径庭。

  那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爱情经历,虽然有不少毁三观的槽点,但故事主线只为了告诉人们美好爱情的样子:能够选择那个最初遇到的让人怦然心动的人过一生。

  艾莉是一个没有自己时间安排玩耍的学霸女孩,每天的生活充斥着数学、舞蹈和钢琴等等一系列课程,而诺亚只是一个每小时挣40美分的小木工,虽然两人在一起快乐的时候比争吵多,但艾莉的父母自然是不会同意这种悬殊的结合。

  同很多爱情故事一样,他们在父母的干涉中因误会而分道扬镳,但诺亚的信守诺言又在七年后赢回了他的新娘,这一次就是一辈子,即便晚年的艾莉患上了老年痴呆,却依然不会忘记她心中的男孩。

  电影的结尾是一个比较黯然的结局,在艾莉生命到尽头时,她终于想起了诺亚,白发苍苍的他们,双手紧握相拥而逝,一切自然地仿佛过去相爱那几十年。

  

  好的爱情,不仅仅是一见钟情的甜蜜,更是日久生情的美好,以及相守到老的绵长。

  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让你痛苦,真正属于你的爱情不会让你患得患失。如果你觉得痛苦,那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请及时止损,从头再来。

  

  我是用文字记录内心视象的胖嘟小方,一个在网络世界耕耘二十多年的码字民工,我们下次接着聊。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