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从一件小事里看陈平安的“道理”和生存之道
看《剑来》,其实是在看无数人在说着自己的“道理”。齐静春的道理是“儒”道,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儒家的“道理”,儒家的道理,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首当其冲的便是“仁”,是仁慈的意思,所以齐静春能够不杀,便不杀,即使你破坏了规矩,非到要取人性命的地步,齐静春便会退一步,尽量不伤害别人的根本。而大宋藩王宋长镜的“道理”便是打,不服,就打到你服,遵从的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法则,那么,主角陈平安的“道理”是什么呢?今天,笔者用一件小事进行分析。
话说陈平安带着李宝瓶、林守一、李槐等人来到红烛镇,恰巧遇到大骊官员到这里上任,李槐牵着阿良那头白驴子,官员的小儿子对白驴子很好奇,摸了一下驴子,没想到白驴子发脾气了,又是跺脚又是嘶吼,吓坏了小家伙。小家伙不开心了,向大人告状:那白驴子欺负我了。官员父母立马不干了,吩咐手下就要杀驴。杀驴不说,小家伙的妈咪还要把李宝瓶掳走,让她做自己女儿的丫鬟。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官员和他老婆的道理,那就是:我是官,朝廷命官就是道理。你一个升斗小民,贱命一条,就该被欺负。这种道理,简直就是霸道!
我们再来看看陈平安的态度,他先让李槐向小孩道歉,这时候陈平安的道理是:李槐没有看管好自己的驴子,吓到了小家伙,是该向他道歉。可是,李槐道歉之后,官员依然不依不饶,要杀驴,还要把李宝瓶掳走当丫鬟,陈平安当然不干了,这时候,陈平安的道理是: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光天化日之下,你虽然是大骊官员,强抢民女,那能行?你得向我们道歉。
官员那会理会这小屁孩?所以,最后只能武力解决,结果官员的手下轻易被陈平安击退,陈平安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让官员向李槐道歉。官员继续不干,中途又杀出一个老人,他也有自己的道理:差不多就行了,我劝你最好收手,不然的话,我就要对付你了。老人的意思很明确,官员有不对的地方,不过你坚持要让人家道歉,这就过分了。在老人的眼里,因为我比你强,所以,你不能和我说道理。老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先否定了官员的做法,同时,也否定陈平安的做法。
老人的做法也很有意思,在官员欺负陈平安一伙的时候,他看热闹,只要官员不做出掳走李宝瓶的事情,他就不管,即使是官员杀死那只驴子,老人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毕竟只是一只驴子嘛,不足为惜。陈平安最后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别人是不会跟你讲道理的,他们要讲的只是自己的“道理“。
于是乎,又开打。
老人的手下剑客“白鲸“还没出手就被完虐,彻底失去了讲道理的依靠。只好服输。
这样一来,陈平安又有了新的感悟:看来,阿良说的不错,只有拳头够硬,才能说道理,所以,陈平安开始勤奋练拳。阮邛的道理也是如此,只有足够强大,对手才会跟你讲道理,他们奉行的,还是强者为尊的道理。不过,陈平安又更上一层楼,除了变得更强,陈平安觉得自己还是要坚持本心,他的“道理“就是必须有理,起码,不能因为你强大了,就去欺负弱小者,这就是陈平安的道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