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余华的《活着》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小说,通过徐福贵一生命运坎坷,我感受到生命的温暖与寒凉。
《活着》--余华
有这么一段时光,总有一盏不灭的案前灯,我怀揣着疲惫的梦想,忆往昔,望前路,有那么一丝不安与迷惘。当时我第一次看《活着》这本书,第一次看到主人公徐福贵被命运碾压,充斥着血雨腥风,福贵的整个世界只有血和泪,一切的言语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让我几度流泪,几度抓狂。余华笔下的一切都源于他出生和成长的南方小镇,我在《活着》中感受世界的温暖与寒凉,灵魂一时无处安放!
我喜欢《活着》,它告诉我,自己经历的不算什么巨大的困难,更谈不上命运不公。它告诉我,路途坎坎坷坷,打不倒的那么多,要勇敢面对生活...
徐福贵本是地主家的少爷,娶了门当户对的米行老板的女儿——家珍,年轻时吃喝嫖赌什么都干过,后来输光了家产。被赶出了祖宅,搬进了茅草屋,从此要过农民的生活,家珍她爹那天来接她,家珍不愿离去。不多久,福贵他爹从村口的粪缸上摔了下来,断了气。福贵他爹才去世没多久福贵娘就病倒了,福贵拿着家珍从城里的带来仅剩的两块大洋去城里请郎中,路上,遇到国民党抓壮丁的,福贵被抓去拉大炮,打仗的时候没有开过一炮,国民党的军队被包围了,天一黑,夜里下起了雪,坑道里几千没死的伤号疼的嗷嗷叫,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在哭,又像是在笑,那是疼的受不了的声音,福贵一辈子也没有听过这么怕人的声音,天一亮,所有的声音的消失了,所有的伤号都冻死了。
脑子里只剩下绝望,一颗颗子弹在耳边呼啸,一颗颗炮弹在四周爆炸,福贵想起家珍,想起他娘还等着自己请郎中回去看病,“我不能死,家珍还在家里等着我...”,这样的信念支撑着福贵拼了命活下去。看着书中字字滴血,书写福贵悲惨遭遇,我的心好痛,好痛,仿佛世界再没有光明,可是福贵那么坚强在面对,拼了命在活着。这像一面战鼓,震撼着我有些低沉的心。
直到第二年,解放军打败了国民党军队。福贵被俘虏,他已经不抱活着的希望了,却从解放军那里领到了回家的路费。打仗回来后,福贵才得知娘在自己离开两个月后去世了,凤霞也在一年前因为发了一次高烧,便不会再说话了,变得又聋又哑。后来有庆到了该上学的年级,福贵和家珍纠结了好久,还是决定将十二、三岁的凤霞送人以供有庆去上学。凤霞在被送人几个月后,自己跑了回来。
两年煎熬,打仗归来,迎来的不是父母健在,家庭团圆,是父母双亡,妻儿病重。相比之下,我比福贵幸运千万倍,我要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日子似乎渐渐平稳,在福贵儿子有庆10岁的时候,凤霞也跟着下地干活了,她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了。家里养了两头羊,全靠有庆割草喂养,不然非得饿死这两头羊。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了,福贵家里的5亩地划到公社名下,全靠有庆割草喂的两头羊、各家里的柴米油盐,鸡鸭牛羊全都上交食堂,队长还带了几个人挨家砸了锅要炼钢铁。就在这个时候,生产队要找一个风水宝地起锅炼钢,差点把福贵的家拆了。没过几个月,家珍彻底病倒了,城里医生说她得了谁也救不了的软骨病。后来钢铁煮成,队长上县里报喜,回来后便把有庆的两头羊宰了包羊肉包子,有庆为此整天游来荡去,伤心难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村里的羊全宰吃光了,只有有三头牛需要耕田才保住了命。
生产社的粮食也快吃完了,队长每次说到公社去要点吃的来,带上十几个年轻人,打着十来根扁担,一粒米都没拿到。队长最后一次回来,便宣布明天起食堂散伙了,让大伙进城买锅,像从前,各吃各家的,食堂把粮食按人头分了,福贵家分到的只够吃三天。田里的稻子一个月后才能收,稻子还没黄的时候,稻穗青青的刚长出来,就下起了没完没了的雨,一大片一大片的稻子全淹没到了水里,那一个月的雨过后,连着几天的大热天,田里的稻子全烂了,晚风轻轻起,吹过一片片臭味,和死人的味道差不多。
经营五亩地,养两只羊,福贵的生活本应越过越好,还没开始享福,人民公社运动让福贵多年的耕耘归零,生活再次揭不开锅了。
福贵家里人近一两个月没怎么吃饱了,后来给有庆从新买的那头羊还是胖胖的,这全是有庆的功劳,有庆心痛那羊,就好比家珍心痛有庆。有庆这孩子没吃饱,整天喊着头晕,可从没有给羊少割过一次草。又到了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只能把羊卖了,换些米回来,全家人才有可能活下去,本想着这羊能换一百斤米回来,最后却只换了40斤米。卖羊的时候,有庆牵着羊走一句话不说,它咩咩叫个不停,时不时撞一下有庆的屁股,它知道是有庆天天喂它,越是这样,有庆心里越是难受,咬着嘴唇都要哭出来了。日子就这样艰难地过着。
我回想起自己平时偶尔浪费食物,偶尔挑食,看到福贵一家好几个月吃不上饱饭,唯一的羊,作为有庆的精神寄托,也要被卖掉,不然全家都要被饿死,想的越多,我便更加珍惜吃的每一颗粮食。
有庆念到五年级了,有庆他们学校的校长,那是县长的女人,她在医院生孩子时,出了很多血,一只脚跨到阴间了,那时候老师组织五年级的学生验血,只有有庆的血型匹配了。有庆高兴地进去了,医院里的人为了救县长女人的命,一抽有庆的血就不停了,当有庆脸色煞白,说头晕时,抽血的人还说头晕是正常现象。那时候有庆已经不行了,医生还说血不够用,抽血的人是个乌龟王八蛋,把有庆的血都差不多抽干了,等有庆脑袋一歪摔到地上,没了动静,他才慌了,医生检查后说;“心跳都没了。”福贵还是从一个小孩那里得知的消息。
福贵悄悄把有庆埋了,不敢告诉病重的家珍,后来还是被家珍发现了。命运弄人,福贵要去找县长拼命才发现,县长是春生,是福贵去打仗时出生入死的好兄弟。
后来凤霞嫁给了二喜,还怀上了孩子,凤霞还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便在生下儿子的时候难产死了,孩子刚出生就没了娘,取名苦根。
有庆死时,家珍就差点跟过去了,现在凤霞没了,做娘的心里又怎么受得了,家珍最后定定地看了凤霞一眼,便没了动静,福贵把家珍和有庆埋在了一起。
生活除了血与泪,全是苟且。家里只剩下福贵、二喜、苦根三人了。生活处处不留生机,希望皆无,福贵还要和女婿二喜一起,守着苦根成长,不得不坚强,不得不活着。
往事随云走,苦根四岁了,二喜在干活时被两排水泥板夹死了。
厄运连连,在福贵的世界里,越过高山,跨过大海,却还是无边的黑暗,这时候只剩下福贵和苦根两个人了。
福贵每天勤奋干活,只为给苦根一口饱饭,日子渐渐有了好转。这一天,福贵煮了很多很多豆子,希望能给苦根吃个够,苦根也不是嘴馋,只是家里太穷,豆子平时也难得吃上,苦根没人看着,一下吃太多豆子,撑死了。
仅剩福贵一个人了,他买了一头仅能活两三年的老牛,他说自己也活不了几年了,自己本是最该死的人,却活得最久。
福贵拥有多么强大的承受力,才能亲手埋葬自己所有的亲人,友情、爱情、亲情全都消失了,四代人都没了,福贵一直活着。老年的福贵还乐观地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淡然毫无起伏。也许活着本身就是为了活着,在那样一个最糟糕的年代,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望。
慢慢的,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褪去。
回味福贵的一生,再反观自身。我们承担的一切,我们都值得被自己尊重,我们都在坚韧地活着。我喜欢《活着》,它震撼我无处安放的灵魂,让我更珍惜现在的美好,让我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我开始思考自己活着的意义,开始热爱生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