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节,山里的蕨菜,冒出了尖尖

  小时候到县里上小学,每逢惊蛰时节前后,周五回家的路上,那时是一个礼拜回一次家。在山路的两旁,总寻觅着一种野菜的身影,顶端长一个小弯钩,浑身毛茸茸的,它是蕨菜。

  在我们老家,蕨菜长大了叫“噜棘”。“噜棘”的干杆子抽去芯还能当吸管,待到霜降后经常这样来吸路边的山茶花里的蜜。采蕨菜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欣喜地在干“噜棘”堆里寻觅着那嫩嫩的小弯钩,发现后手握着那杆子一折就断了。那些矮小的长出来没多久的更鲜嫩。那时要是没有袋子装,就手拿着或找一根草捆一下带回家。回到家放下蕨菜才发现手都变成猪肝色了,沾满了蕨菜的绒毛,那层褐色的东西要几天才慢慢洗干净。

  蕨菜折去它的“小拳头”和底端老的部分,洗干净折成小截,先放锅里焯一下水,再放油炒,蕨菜要完全炒软,炒干蕨菜里的水分,这样待到吃的时候不会一嚼就全是蕨菜的黏液。再放姜末,蒜末,腊肉,辣椒粉炒,很美味。

  蕨菜还可以焯完水后,直接冰冻起来,待到想吃的时候再解冻,那个美味还是跟刚采下来的差不多。也可以晒成蕨菜干,做湖南爆火肉时在碗底放一点干蕨菜来蒸,别是一番滋味。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