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基建狂魔

  中国有一个响亮的外号,叫“基建狂魔”,这是有历史传统的。

  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皇朝“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在位期间就修建了三个屹立千年的超级工程。

  

  秦长城

  这是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伟大建筑。战国期间,为了防止匈奴南下,秦、赵、燕都曾建过自己的长城。秦始皇统一华夏后,派大将蒙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并把这几段长城连接了起来。秦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 (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共筑万余里,故史称:“万里长城”。

  《史记·六国年表》记载:“三十三年,筑长城河上,蒙恬将三十万。三十四年,适治狱不直者筑长城。”

  

  秦直道

  第二个超级工程是知者不多的秦直道。这是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起自现在的咸阳,终至内蒙古的包头,长达700多里。建成之后的秦直道在清朝之前都有使用,至清朝时逐渐废弃。

  秦直道的修建目的后世多有争议,其中比较多人认可的说法是为了秦始皇出巡方便和军事运兵用途。据传司马迁还特意去现场勘察了一番,颇为感慨。以当时的人力物力,能办成这样大的土方工程,的确匪夷所思。

  有趣的是,秦直道也是让蒙括去修的,看来蒙括不仅是大将军,还是秦朝的“工程部部长”。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眼堙谷,直通之”。

  

  骊山陵墓

  第三个超级工程是目前还处于传说中,没人亲眼见过的骊山陵墓。秦始皇即位为秦王时,就开始修建骊山陵墓,到秦二世二年竣工,历时39年。仅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就送了七十多万人去修建。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贵,徙藏满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为了让秦始皇在地下能继续过好日子,不仅陪葬了无数奇珍异宝,还陪葬了许多无辜生命。如果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属实的话,秦始皇真的是开了一个很坏的头。

  

  除了这三个超级工程,秦朝还修建了三个功在千秋的水利工程:郑国渠、都江堰、灵渠。

  秦始皇修建的这些工程可谓是非常的伟大,即便是放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难度也是世界级的,但秦始皇偏偏以比较原始的农耕社会就完成了,让他在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以说,中国的基建基因,是从秦始皇开始遗传下来的。也正是秦始皇耗费财力人力、不计成本地修建大项目,导致了民间疾苦,怨声载道。最终在秦始皇死后十年,秦朝就灭亡了。嬴政幻想着能够维持千秋万代的王朝,最终只坚持了20年的时间。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