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是最长夜是最相思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时光匆匆

  寒意渐深

  岁晚、冬至、人间安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12月21日23时59分

  我们迎来“冬至”节气

  “冬至,十一月中。

  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冬至时,

  白昼最短,夜色深长。

  头顶的星空明灭,

  算是漫漫长夜唯一的礼物。

  好在冬至过后,

  阳气上升,日光渐长,

  一切都会有转圜。

  所谓黎明之前最黑暗,

  便是此刻吧。

  

  “试数窗间九九图,

  余寒消尽暖回初。”

  期待是个迷人的词,

  在长夜里,等待天明,

  数一数夜空的星,

  明灭闪烁间,

  天光携着浪漫而至。

  在寒冬里,期待春归,

  描摹每一个笔画,

  墨色纸香里,

  春风夹着温暖而来。

  

  “冬至不端饺子碗,

  冻掉耳朵没人管。”

  当年“医圣”张仲景,

  为缓解乡人冻烂耳朵,

  将驱寒药材与羊肉包成耳朵模样,

  煮成“祛寒娇耳汤”,

  分发给百姓。

  而后的岁月里,

  人们为了纪念他,

  也借“娇耳”的好寓意,

  皆在冬日煮饺子吃,

  所以常听人说:

  “冬至吃饺子,不冻掉耳朵。”

  

  “家家捣米做汤圆,

  知是明朝冬至天。”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

  在江南尤为盛行

  冬至夜吃上一碗汤圆

  寓意团圆、圆满

  圆滚滚、甜糯糯的汤圆吃下肚

  胃里、心里都是暖暖的

  家的味道

  从舌尖甜入心房

  

  冬至的长夜,

  暗色深重,漫长孤冷,

  但是天色总会破晓,

  明朝终会到来。

  彼时阳气升,日光长,

  自然万物,皆向春归。

  凡尘俗事亦是如此,

  熬过最暗的长夜,

  一切皆有转圜。

  凛冬会散,星河将明,

  所有的晦暗都是过往,

  所有的孤寂皆是经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愿你

  所愿皆得偿

  岁岁有清欢

  来源:聊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