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第七天》:写尽了现实世界的残酷与温情!

  与现实的荒诞相比, 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

  今日书籍|《第七天》

  余华《第七天》对于余华的作品,大家可能还停留在《活着》一书中的印象中,写了福贵坎坷的一生,《活着》这本小说让人读来还是颇为震撼的。两者的差别在于:

  《活着》告诉我们:活着就是活着!

  而《第七天》却告诉我们:活着不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更是为了改变生活而活!

  余华《活着》也正是因为《活着》这一书,小编才陆续开始去接触余华写的一些其他作品。

  譬如《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再到今天本文要说道的《第七天》。

  至于选择这本书来说的理由也简单,相较于余华其他的作品,《第七天》篇章更为短小,给人的冲击力也极为巨大。

  《福贵》剧照可能也有很多人会说《第七天》不再有余华的味道,不符合余华式的叙述方式。

  甚至有人觉得《第七天》更像是一部快餐式的作品,很容易读完并理解了。

  这还是余华用七年时间完成的作品,或许大家会想余华是否已经江郎才尽!

  小编姑且不论余华是否已经江郎才尽。

  就这本书的篇幅已经阅读理解难易程度整体还是容易被大众接受的。

  但若要是大家喜欢那些深奥晦涩的作品就另当别论了。

  01小说梗概

  在《第七天》中余华用幽默荒诞的笔触,展示了现实生活的残酷和温情。

  《第七天》共有七章,借助《旧约.创世记》开篇的方式,从“第 一天”到“第七天”,讲述一个人死后七天的经历。

  小说一开头就讲述了这位名叫“杨飞”的主人公,清晨在自己的出租屋里一醒来,就接到了殡仪馆打来的电话,通知其上午9 点半准时前往殡仪馆 火化。

  他到了殡仪馆里,目睹了等候火化的人也和生前一样分为三六九等,在火化前攀比、讨论自己的寿衣、墓地最终,他因没有墓地而自愿放弃火化,并由此开始回忆、讲述这个“死人”之后六天 所看到的世间百态。

  《福贵》剧照在小说中涉及到的有很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听说过、甚至是看到过、经历过,但在无奈的叹息后就容易被我们遗忘的现象:达官显贵 的优先权、强拆、逼供、谎报事故死亡人数、上访与反上访……

  当然涉及到以上话题的书籍,内容读起来会比较压抑,但余华并不仅仅只是赤裸裸的向读者展示现实世界的残酷。

  02温情

  同时,余华也会一点点的将生活中那些温情的东西呈现给读者。

  1.亲情

  关于亲情,《第七天》中着重描述了主人公杨飞与养父生死相依、悲暖交织的眷恋之情。

  养父为了不拖累杨飞带病离开了杨飞,而杨飞找寻养父的路程跨越了人间阴间,他们这种生死相依的眷恋是温暖的。

  《福贵》剧照在杨飞的这场寻父之旅中,杨飞从一个世界延续到了另一个世界,无所畏惧、坚持不懈、饱含信心地寻找着。

  寻找让一切坚持变得更加有意义,只是出乎意料的是殡仪馆穿蓝衣服的接待竟然是杨飞苦苦寻找的养父。

  在养父看来,每个人死亡后首先来到的是殡仪馆,所以他到这儿工作是为了能更早地见到杨飞。

  而杨飞在来到另一世界这七天,始终迈着寻找养父的脚步,不停地走、不停地寻找着。

  亲情,是血脉相通,是骨肉相连,是那份天摇地动都割不断的眷恋。

  《第七天》着更多的笔墨阐述了杨飞与养父之间割不断的亲情,这份情虽然没有血液的融合,但几十年的养育早已让两人的心生死相依。

  2.爱情

  关于爱情,小说中描写了杨飞和李青温柔细腻的爱情。

  李青是那种集容貌与才华与一体的女子,可以说是具有征服众人的人格魅力。追求者众多,但还是选择了毫不起眼的杨飞。

  然而,每个人都将会坠入世俗的生活,李青终究不甘于平庸的生活,而杨飞则期待简单而平凡的生活。思想巨大的差异迫使他们选择了离婚。

  即使两人分开了,但分离背后却渗透出了真爱的温暖。

  杨飞的死亡多多少少是和李青有关系的,人间的最后一刻,他坐在谭家菜的饭馆里吃饭,看到了报纸上李青自杀的消息,他全部身心都在李青身上,以至于饭馆着火他依然沉浸其中,回忆着自己与李青过去的点点滴滴。

  这个女人对于杨飞来说就是他生活的全部、生命的全部。

  在阴间,二人相遇,单单凭借一件睡衣,一件刻着李青名字的睡衣,李青一眼就认出杨飞。

  那件睡衣是两人真爱的见证。

  直到他们离婚,两个人都是深爱着对方。

  但是终究面包战胜了爱情。

  这种爱或许我们常人不能理解,我们所期待的爱是在一起,认为爱就应该在一起。

  而杨飞、李青告诉我们,虽然他们在世人眼里分开了,但他们的姓名、相貌等一切早已铭刻于对方心上,填充了对方全部的身心。

  在杨飞与李青身上,真诚与残酷相伴随。

  在余华《第七天》这本书中,或许我们能读到人间那些比较阴暗的角落,读到现实的太多无奈已经让部分人变质,失去了本质、 丧失了自我、违背了人性,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信任慢慢地被恶意消磨吞噬。

  但其实大家都知道那些污浊很微小,而人性在大部分时候还是美好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