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前会“说谎”的小孩,可能更聪明,未来或许有三个突出的优势

  当发现孩子撒谎时,你会怎么做?

  宝妈群里的刘姐最近在群里分享了她和儿子相处时的一个小插曲:

  刘姐儿子今年5岁,马上就要上小学,按理来说,已经到了懂事,能听进去道理的年龄。

  可不知道为何,儿子却经常“撒谎”,例如他每天玩手机超出了规定时间,却撒谎没有,是爷爷在玩;晚上刷了牙还躲在房间吃零食,还骗大人已经睡了。

  一桩桩的“谎言”,让刘姐异常生气,她既有被儿子背叛的愤怒,又有为他不诚信做人的恐慌。

  一次次引导无果后,她向其他的家长求助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没想到其中一位母亲说,其实孩子“说谎”未必是坏事,并且转发了一篇科学的研究,打消了刘姐的恐惧。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谎言”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教授李康及其团队,曾经对全球1200名2~6岁的儿童进行过“说谎测试”。

  他们给孩子准备了一个单独的房间、一套桌椅和一张纸牌,在测试时,研究人员和孩子们玩起了“有奖竞猜游戏”。

  他们告诉孩子们:“桌子上有一张倒扣的纸牌,如果你能猜对纸牌上的点数,就可以获得一份神秘的大奖。“

  公布游戏规则以后,实验人员找了一个借口离开房间,然后通过观察悄悄放在房间的镜头,观察孩子们的反应,测试他们是否会“偷看”。

  

  结果发现,有九成的小孩会在实验人员离开后“偷看”纸牌,而等被问及“你们是否有偷看时”,大部分孩子都撒谎说“没有”,只有一位小孩承认错误。

  根据这些研究调查,团队总结出:

  撒谎几乎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小孩从2岁开始,30%的小孩就已经学会了说谎;到了3岁,一半的小孩会撒谎;4岁以后,几乎全军覆没。

  四岁前学会“说谎”,可能代表小孩越聪明

  科学家们曾经用脑功能成像技术,还原了人们在说真话和说谎话时大脑活动区域的变化。

  

  结果发现,说真话时大脑的四个脑区会发生反应,可说谎时却要调动七个脑区的活动,尤其是负责理性思考的额叶和负责语言记忆的颞叶,给出的反应更加强烈。

  专家认为,这是因为人在说谎的时候,大脑就会发出警报,为了编织好一个完美的谎言,需要进行语言组织、察言观色以及随机应变。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大脑一直处于思考的亢奋状态,需要反复推敲,自己刚才那句话有没有问题,是否被对方识破,下次我该如何解决等等。

  所以一个擅长说谎的小孩,往往脑容量比较大,大脑皮层更加活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智力发育水平更高。

  尤其四岁以前就能圆好“谎言”的小孩,他们往往逻辑思维能力更强,语言组织能力更出众,而且记忆力更好,三方面优势突出。

  

  因此,教育专家认为,孩子说谎并不代表着他们就是品行恶劣,而是暗示他们的认知功能、大脑的发育出现了里程碑式的发育。

  出于种种目的,他们学会了用“谎言”来掩盖真相,父母要做的不是急着去责罚,而是要学会“鉴谎”,弄清楚小孩撒谎的目的何在,然后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去纠正这个坏习惯。

  2岁左右:小孩分不清“谎言”和“真话”

  年龄偏小的孩子,其实有时候经常分不清想象和真实的界限。他们由于认知能力有限,经常误把某些幻想当成现实。

  

  生活在童话世界的他们,可能还会幻想出“假朋友”,经常对着某处嬉笑,或者看着某个地方大哭,嘴里咿咿呀呀嘟囔个不停。

  大人或许还以为孩子们是能看见不干净的东西,实际上这只是小孩们没搞清楚实际情况罢了,从他们的认知上去看,是分不清“谎言”和“真话”的,父母不必太在意。

  3岁左右:模仿大人

  3岁左右的小孩,对这个世界是好奇的,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来源于周围人,并且通过模仿来让自己好好地生存下去。

  所以父母特别需要留心个人的言行举止,如果你们这时候经常在孩子们面前撒谎,可能会导致小孩也模仿这一行为。

  

  4岁小孩:逃避惩罚,满足虚荣心

  这一年龄段的小朋友,几乎已经懂得了“行为后果理论”。

  例如:我今天做好了一件事,会得到父母的夸赞和奖励;

  我今天做了一件错事,要被父母惩罚。

  为了获得奖励,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担心父母知道真相,想要逃避惩罚,这些都会让小孩们开始对着大人撒谎。

  所以,当孩子们学会撒谎时,父母要及时分辨你家孩子是无心的,还是有意的。

  判断究竟是因为大人不良的言行造成的坏影响,还是小孩自身的心态出现了问题。

  

  1、拒绝给孩子贴标签

  不要因为一次的谎言,就断言孩子是“坏小孩”、“撒谎精”,你们越是给他们签上这种标签,越容易强化孩子们的行为,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日后真把谎言当成全部,不敢向父母说真话。

  2、营造松弛的家庭氛围

  鼓励孩子说真话,让孩子们明白诚信的重要性,做一个有瑕疵的真人,比披着面具的完美假人,要更加勇敢。

  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对孩子们敞开心扉,灵活利用“奖励”和“惩罚”的机制,才能让小孩也松弛下来,对父母说出自己的心声。

  最后提醒:当孩子已经撒谎成性,影响到其他人的时候,父母可能就需要严厉一点,纠正他们的坏习惯,而不是纵容孩子继续用谎言骗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