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详解《道德经》第八
犹小浴之于江海。
下面看一下对应通行本十四章的帛书本原文及解读。
视:看。
弗:相当于‘不’。
见:通‘现’。
名:名称。
微:表示很细小。
我们已经确定了《道德经》中的‘道’只有一个本义,且天之道是指太阳的运行路线,那么这句很容易猜得到,它描述的是阳光或光线。光线我们能看到,可又表现不出形体,而且它还是微乎其微的状态,所以老子用一个‘微’字来称呼它。
希:通‘稀’。
这句说的是狂风骤雨等发出的声音,在自然界狂风暴雨毕竟很少产生,经书中也说“希言自然,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所以老子用一个‘希’字来称谓它。为什么说‘弗闻’呢?因为人或鸟兽要发出声响,是先听到声音然后看到口型,感知是囗腔发出来的,可天地之音只听得到,而感知不到它是从哪里发出来的,所以说“弗闻”。
捪:《说文解字》:捪,抚也。这个字原文校译有不同,有作梱、搏等的,反正都是动词,都是表示用手抚、按、抓等动作。
夷:灭。这里表示消失。
这句话描述的是气体或空气。气体有时会呈现绵延散漫的形态,比如冬天呼出空气,还有燃烧产生的烟气等,可不管我们是用手去抓取它,或用双手按住它,都会瞬间消失,所以老子用‘夷’来称呼它。
看看老子用的这微、希、夷三个词,都是经过精心捶炼的,这就叫贴切精当。
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三者:指微、希、夷。
计:计,计数。《管子丶七发》: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
混:混和。这个原文可能是由通行本而来,参考“有物昆成”句,昆,通‘混’。
一:本义为‘一体’。它又是《道德经》中的特定词,有时也代指‘道’。请大家特别记住,“道生一”就是这样来的。
光线、声音、空气等无法计数它们的轻重虚实,所以它们是混和为一体的。
有名,万物之母。
欢迎评论加关注
举报/反馈